常州钟楼“点线面”协同发力提升普法工作实效
2024-10-23 15:38:00  来源:法润江苏

常州市钟楼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普法职能作用,积极创新普法方式,采取“点、线、面”三举措,构建普法宣传新格局,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入人心”。

一、打造三支队伍,做到“点上发力”。一是“法律明白人”队伍。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的“三熟”优势进行法治宣传。截至2024年10月,新培育“法律明白人”1552人。二是“普法讲师团”队伍。精选50人组建专精特新法律服务团,紧盯企业需求,分类施策,对“专精特新企业”采取“五位一体”对接模式,与15家商会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律师服务企业新平台,开展法律讲座、法治宣传教育理论研讨、调研,帮助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三是公益普法队伍。积极开展“公益+帮扶”法律服务。鼓励律师积极参与“万场讲法”活动,聚焦“法律服务 助老护老”“法在身边 助残护残”等公益性法律服务。深入老年人、残疾人群体公共法律服务需求,重点关注高龄、失能、困难、残疾等人群“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钟楼律师连续4年参与对口帮扶工作,法治助力乡村振兴。

二、推出三种模式,做到“线上出彩”。一是“浸润式”普法。以实体化建设为支撑,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景观带、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在“廊、亭、墙、栏、堂、场、园、角”注入法治元素,做到普法“润物细无声”。发挥新媒体普法优势,建设融“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形成普法宣传矩阵,全时空、全方位展现法治内容,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变“被动普法”为“主动学法”。二是“点单式”普法。满足普法需求。精准聚焦领导干部、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普法重点对象,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村社需求,精准满足群众多元法治需求。开展各类法治讲座,送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扩展普法宣传覆盖面,让普法更有针对性。三是“交互式”普法。推动“非遗+法治”,“红色+法治”“道德+法治”等多种文化深度融合。实现“灌溉式”普法模式逐渐向艺术感染、精神感受、人文渗透的“交互式”转变,激发法治宣传活力,让普法在多个角度碰撞出新的活力,实现“双向奔赴”。

三、推出三项举措,做到“面上开花”。一是“普法+党建”。积极探索“党建+平台”机制,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党群直通站、“邻里会客厅”等红色阵地,构建多维法律宣传矩阵,推动普法走深走实。加强各级基层党组织与辖区律所党建结对共建,积极推动律所支部与企业、学校、商会等结对共建,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活动。二是“普法+服务”。紧扣“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进行集中法治宣传,组织律师、普法志愿者走进三堡街夜市,通过举办“夜市经济+普法宣传”的活动为群众带来“法治盛宴”;与江苏理工学院开展“法润校园‘钟江’同行”校地法治共建活动,开设“校园法律诊所”,让区各政法单位及律所常态化走进校园、走进师生,回应师生法治关切。三是“普法+执法”。实现普法与执法双向互动、深度融合,以规范执法促进精准普法,推进普法嵌入执法全过程,加大以案普法力度,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向公众进行法律解读,以“执法普法同步”“力度温度相融”“常态长效共进”的工作模式,绘就执法为民“实景图”。(常州市钟楼区司法局)

编辑: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