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来,常州市以“法治赋能”破题、以“共建共享”落笔,以“法润龙城”的生动实践推动普法工作从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常州提供内生动力。
健全制度机制
夯实普法工作根基
始终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建设法治常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架稳架牢普法工作“四梁八柱”。
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全市“八五”普法规划,为普法工作提出明确方向和目标,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决议,助推“八五”普法工作稳步启航,市人大、市政协定期开展普法工作视察、调研,积极为普法工作建言献策,推动形成全市“大普法”工作格局。
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印发年度普法重点工作、市级机关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动事项,全面落实“三单一书”制度,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司法、管理和服务全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基层代表等参加普法评议,提升评价客观性。
围绕中心大局
彰显法治保障效能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动法治保障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列明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专项服务清单,编发《新能源产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2000余册,开展《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集中宣传行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建设法律服务创新园,实体化运行涉企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搭建涉企法律服务和涉外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普法行动,编发《企业全流程法律风险图谱案例》3000余册、《涉外商事法律风险与应对案例汇编》8000余册,刊发普法文章3000多篇,助推聚商赢商惠商跑出“加速度”。
确定每年5月份为“地方性法规宣传月”,遴选有关单位专业力量,组建地方性法规宣讲团,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地方性法规,建立立法制规全过程普法机制,引导群众参与立法、了解立法。
突出重点对象
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强化普法工作针对性精准性,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尚。
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学法,研发行政复议实景实训课程,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持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
突出青少年“关键时期”,成立“龙城青果普法联盟”,开展校外导师法治宣讲,组织学生参加“学宪法讲宪法考法律”比赛,荣获国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研发“江南燕·行走的法治课”青少年学法课程,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一堂行走的国家安全教育课”被人民日报宣传报道。
突出农民工、妇女等“重点群体”,组织开展“农民工学法宣传活动周”,发放法律宣传资料400余万份(册);聚焦妇女权益保护,发布普法微漫画“常阿姐说维权”60集,点击量达400余万次;组织以交通安全和防骗反诈为主题的老年人专项普法活动等。
繁荣法治文化
营造浓厚学法氛围
聚力打造“法润龙城”法治文化建设工程,大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以史良故居为代表的2个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市民学法打造新高地,2000余个各类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场馆、街区、长廊遍布城乡;“报、台、网、端、微、屏”联合发力,“龙城法服”上线我的常州APP,“喜马拉雅”音频“纪萍说案”点击超26万,在法治地铁1号线、公交(出租车)移动屏循环播放普法微视频,《政法在线》《有请大律师》等传统媒体栏目,常态化普及法律常识、解读法治热点。
组织开展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巡展,面塑《法律明白人》、乱针绣《有法天下和》、麦秆画《鼎》等7件作品入选省非遗法治文化优秀作品库,法治电影《桂香街》《冬雪暖阳》全国公映,《民警“李建国”》系列短视频点击超2亿。
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形式多样,开展“法治宣传走基层”活动,“花季有约 德法相伴”把法治宣传融入传统花节,市民群众在赏花游园中接受法治熏陶,“法律夜市”“普法赶大集”“普法露营车”等沉浸式普法活动走进城市夜生活,公益诉讼案件庭审多平台直播、食品安全夜间执法直播等新兴普法形式吸引200余万网友围观。
深化普治并举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立足基层小阵地,做好普法大文章”理念,推动社会治理循法而行、依法而治,以普法“妙笔”书写治理“新篇”。
大力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实现法律顾问专业优势与“法律明白人”本土优势“1+1>2”的效果,全市培育“法律明白人”1万余名,五年来累计开展法治宣传2200余场次,参与引导法律服务1.5万余次;成立“巾帼法宣联盟”“矛姐说法”等普法团队,发挥“乡音普法演艺团”“夕阳红舞蹈团”作用,讲法律、晰事理,推动普法服务有温度、有热度。
总结推广“百姓议事堂”“民生茶社”等法治乡村治理品牌,持续推进村(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全市18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凸显。
推进依法治企,国有企业、规上企业普遍配备法律顾问,推动企业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校,将法治教育纳入校长任职、教师准入、教育培训全过程,法治副校长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推进依法治网,开展“E常清朗E起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制作推出方言版网安普法宣传片,组织“我与网络法治共成长”青少年书画大赛,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氛围。
来源:常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