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钟楼区司法局坚持将“援法议事”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破解了一批居民急难愁盼的民生难题,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为建设和谐稳定、法治有序的村居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多元队伍齐上阵”,织密基层治理“服务网”。始终把建强“援法议事”队伍作为工作基石,打破身份壁垒,广泛吸纳党员干部、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街道“星智库”成员等力量加入,构建起一支“专业+热心”的复合型议事队伍。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让他们化身基层治理的“前哨尖兵”,积极为居民提供意见反馈、民意调查、政策宣传等服务,累计服务达 550 余人次。这支多元队伍穿梭在街巷楼宇间,既能用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居民疑惑,又能凭借对社区的熟悉度精准收集群众诉求,为“援法议事”活动高效开展筑牢人才根基,让基层治理的服务网络越织越密。
“特色平台聚合力”,破解民生难题“有妙招”。依托现有资源,整合自治协商、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功能,打造出“人人议事厅”“星愿援法议事工作室”“邻里会客厅”等一批特色“援法议事”平台,并创新推出“五步议事法”“四事工作法”“1+4+N”工作法等机制,让议事流程更规范、解决问题更高效。无论是三堡街后备箱集市管理乱、御水华庭小区充电难,还是蓝天美食街油烟扰民、枫林雅都小区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等民生难题,都能通过“居民提议-多元议事-决策落实”的模式得到妥善解决。以月季路社区“邻里会客厅”为例,通过“规范议事、律师询事、民主断事、党员评事”,不仅为枫林雅都小区新增40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还解决了破损游乐设施改造等难题30余起,让“援法议事”平台成为破解民生痛点的“金钥匙”。
“法润民心暖万家”,绘就和谐村居“新画卷”。在推进“援法议事”过程中始终坚持法治与德治、自治相结合,以“八五”普法为契机,打造“法星民情微课堂”“梦逸普法课堂” 等普法品牌。邀请法官、律师聚焦社会热点,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解读法律知识,开展“以案释法”。同时,积极引导居民将法治思维融入日常,培养“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推动村居向“少讼少访”“无讼无访”转变。“星愿援法议事工作室”成立以来,不仅为农民工讨薪解忧,还联动多部门解决路面坑洼、商铺油烟污染等环境问题,累计化解各类纠纷800余件,五星街道民事案件起诉数量同比下降30%,真正让法治阳光照亮社区每个角落,绘就出邻里和睦、秩序井然的和谐村居新画卷。
常州市钟楼区司法局:贾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