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学、排、化”等工作环节,确保矛盾纠纷排得出、化得掉,共画基层治理和谐“同心圆”。
注重“学”字,提升专业素养。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依托江阴市人民调解员协会,组织开展“小班制”培训,以订单制、菜单式培训,注重调解员个性需求,今年在全市17个镇街开展一轮“小班制”培训,切实提升调解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同时精心制作普法案例,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定期发布,常态化提升人民调解员的法治素养,督促调解员在调解中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突出“排”字,及早发现介入。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员进网格活动,强化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的对接,与法律明白人、网格员联动每周开展一次排查,集中上报,定期进行研判分析,促使人民调解员成为基层信息“采集员”、政策法规“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确保矛盾苗头早发现、早介入。
聚焦“化”字,进行分类化解。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建立清单,按照矛盾纠纷五级分类法,制定化解措施,进行调处。对诉求符合政策规定的事项,及时进行落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对涉法涉诉和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事项,通过政策宣传,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化解群众的心结。
(江阴市司法局 顾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