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司法局发挥职能优势,在政策引导、需求保障、高效调处上持续发力,为知识产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擦亮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招牌”。紧抓世界知识产权日等节点,组建“司法所+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队伍,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五进”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80余场。采取专题培训、结对辅导、座谈会等形式,对调解员、网格员等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政策解读,促进知识产权法律政策解答常态化。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环科园等资源优势,协同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第三届陶都知识产权论坛暨宜兴市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中心成立大会、知识产权周政策宣讲会等10余项活动,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政策学习及成果展示平台,营造浓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氛围,助力知识产权蓬勃发展。
二是强化需求保障,擦亮知识产权精准服务“供给招牌”。协同搭建无锡市环保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成立知识产权司法维权援助中心。牵头成立“守护紫砂”法律联盟,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主题法政企沙龙,为丁蜀镇紫砂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防线。根据官林电缆地域产业特色,为当地企业定制“法官+检察官+律师”知识产权企业法律服务团,提供撰写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同、知识产权尽调等法律服务。集成“律师+公证”优势,组建“公证惠企”法律服务队伍,针对涉企知识产权证据保护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审批、优先出证”,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
三是强化高效调处,擦亮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化解招牌”。完善顶层设计,同市场监督管理局、法院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通知》,建立完善诉调、裁调对接、纠纷源头预防以及纠纷案件速裁快审等工作机制。线上依托“苏解纷”小程序、线下开展“铁拳行动”“蓝天行动”,排查化解恶意注册、侵犯注册商标等矛盾纠纷,适时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例10余起,提升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打造“陶娘舅”调解工作室,调解紫砂产业仿制、代工、售假等侵犯知识产权矛盾纠纷200余件。协同法院、仲裁委建立知识产权“调解+仲裁”“调解+诉讼”对接机制,形成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化解合力。
(宜兴市司法局 孔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