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作用,通过推进信访问题规范保障、源头治理、多元解纷,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是注重“机制+规范+监督”,筑牢依法行政“保障点”。创新机制管理,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供制度保障,协助信访局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和办法,形成42项制度汇编,36套文书模板,规范信访全流程受理办理行为。规范依法行政,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落细,定期开展案卷评查,着力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减少和防范因政策调整、决策失误、执法不当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或信访事件。完善监督体系,以联席会议机制为抓手,将信访工作法治化推进情况作为法治督察、法治建设专项整治巡察重点内容,并将整改情况纳入全区党建考核和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促进全区信访工作质效持续提升。
二是注重“普法+排查+服务”,连起源头治理“预防线”。建立“菜单式”普法机制,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阵地及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微信公众号等阵地体系,将信访工作条例、民法典和极易引发信访的征地拆迁、劳动报酬、行政争议等问题作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积极开展信访矛盾纠纷排查,组织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专职调解员、司法行政干警等入户收集社情民意、普及法规政策,推动矛盾纠纷尽早发现。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窗口功能,积极引导、鼓励村(社区)法律顾问扎根基层,确保群众事情有人问、有人管,真正从源头上减少信访矛盾的发生。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普法宣传600余场次,走访群众1000余户,排查矛盾纠纷440余次,提供法律服务1000人次。
三是注重“队伍+培育+调处”,铺开多元联动“解纷面”。强化队伍建设,邀请威信高、口碑好的“乡贤能人”加入各级调解委员会,针对近年来我区信访形势特点,创新培育成立了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无锡首个汽车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全区目前共有109个调委会,530名调解员。重视专业培育,提升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就信访工作条例、法律援助法等内容进行培训,助力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优化调处质效,以四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一站式”平台为主阵地,依托司法所强化与镇街综治中心、派出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部门的对接,按照“信访前置分流、部门依法办理、调解程序优先、非诉全面服务”理念,加强协同工作、访调对接、诉访分离,对排查出来信访过程中的矛盾纠纷,逐一剖析研判、协同调解、跟踪回访,不断提升信访调解质效,今年以来,通过调解化解来区信访事项50余件。
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 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