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立足自身职能多方联动,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运用,通过加强普法宣传、优化法律服务、做好矛盾纠纷调解,为滨湖区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筑牢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屏障。
一是“线上推送”+“线下送法”,吹响知识产权保护“传播曲”。线上充分利用“无锡滨湖发布”“法润滨湖”等微信公众号关注者多,传播范围广特点,通过制作并推送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知识、案例、短视频等信息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立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宣传。线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普法进园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行动,通过发放各类知识产权宣传资料,面对面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交流,进行知识产权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全体群众讲解知识产权种类、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等内容。联合滨湖区法院,开展知识产权案件直播庭审,通过“零距离”普法宣传,加深群众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了解与认识,多措并举在全区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学法氛围,引导全社会切实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二是“创新模式”+“建设站点”,唱响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曲”。创新知识产权基层管理服务模式,组建由法官、检察官、律师骨干等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进园区”服务活动,为园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专业指导。针对部分民营企业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意识薄弱,对企业商标、商业秘密、专利等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为企业量身定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围绕如何深度挖掘和布局高质量知识产权、防范化解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详细分析讲解,引导企业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向基层、园区延伸,针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联合市监等部门向市场主体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培训辅导等公共法律服务。
三是“执法监督”+“重拳处理”,拉响知识产权保护“警报曲”。开展知识产权领域全过程执法监督指导。以整治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经营乱象为重点,联合市监、城管等部门开展执法巡查,督促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保障执法频次,突击检查商铺售卖商品是否取得知识产权所有人授权、是否属于假冒伪劣产品、是否侵犯知识产权所有人权利,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消费环境。对侵权商品重拳打击,全力净化市场环境,对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实施集中无害化销毁处理,对侵犯著作权、专利权等行为及时联动检察院、法院,协助处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筑牢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屏障。
四是“部门联动”+“纠纷调解”,奏响知识产权保护“调解曲”。联合公安、检察、法院、市监等部门建立“司法+行政”协作模式,联合签署《关于强化无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滨湖工作站司法保护工作会议纪要》《关于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实施意见》等文件,以“滨湖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为载体,创建知识产权工作站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工作机制。依托区“两诉中心”及“微解纷”平台,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远程调解、多部门联合调解等方式多渠道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优化复议调解程序,开通涉企知识产权行政复议案件绿色通道,应调尽调,尽可能地将矛盾争议化解在行政复议程序内,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扫除风险障碍。
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 余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