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构建“三位一体”普法体系
2025-08-04 10:08:00  来源:法润江苏

宜兴市司法局依托文化、情感、案例三个维度开展普法工作,让“法”直达群众“心间”。

一是文化浸润,法治基因融入生活肌理。推动法治元素与特色田园文化、非遗技艺深度融合,让法治基因融入生活肌理。徐舍镇美栖村结合特色田园文化打造法治花苑,实现玫瑰花卉美景与法治文化的有机融合;丁蜀镇立足千年紫砂非遗技艺,将法治典故、法理精要融入匠人创作过程,赋予传统工艺深厚法治内涵。创作《东坡清影》《穿梭,你的一天》《重来一次,该怎么选》等法治主题宣传短片,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以悬疑反转、轻喜叙事等艺术手法生动诠释法律条文,深受群众欢迎。同时,市民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云览”乡村法治文化景观、观看法治短剧,在碎片化时间学习法律知识。截至目前,法治主题宣传短片累计播放量已突破1万次。

二是情感联结,乡音普法贴近产业脉搏。法律明白人以乡音俚语、行业切口为情感纽带,让法律从条文走向生活实际。针对民宿产业集聚特点,湖㳇镇培育30余名“民宿法治管家”,他们身兼客房主理人与普法宣传员双重角色,在服务中同步向游客讲解旅游合同纠纷、普及生态保护法规,拉近法治与产业从业者的情感距离。同时,在电缆产业重镇官林镇,60余名“车间普法员”活跃于生产线,利用工间休息时间,通过“电缆故障案例”解析安全生产法,用“线束缠绕规律”类比劳资权益保障,引导职工掌握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保障要点,让法理融入产业基因,在互动中传递法治温度,构建法理与产业同频共振的情感纽带。

三是案例赋能,多维解读激活法治思维。依托“宜兴司法”公众号搭建线上学法平台,整合优质法治资源,嵌入“以案释法”“法治文化园地”等功能模块并实现案例动态更新,集中呈现高空抛物、劳动纠纷等12类高频民生案例,宣传民法典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同时,积极培育特色法治宣传品牌,精心打造“身边的法律明白人”“小宜说法”“剧说民法典”等固定栏目。采用“案情报道+专家点评”专业模式,结合案例解读、漫画、短视频等多元形式,让法律知识深度融入生活场景。目前已累计发布54期栏目内容,浏览量达5万,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宜兴市司法局 肖璐希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