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司法局通过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基层干群法治观念、强化法治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治理工作力量、强化调解组织,提升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强化依法自治,提升基层依法管理水平等助推基层依法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基层干群法治观念。在全县16个镇(街道)全面开展“菜单式”专项普法宣传活动。以专题讲座为模式,以宪法、民法典、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为宣传内容,加强对村干部与村两委成员的法治培训,提升村干部依法管理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同时围绕群众需求开展精准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法治乡村公益讲堂”、“法治宣传村村行”、普法宣传车、法治文艺巡演、法律赶大集等形式,将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法律、法规、政策送到基层群众手中,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加强对乡村法治庭院、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宣传墙以及农家书屋等普法阵地建设,强化农民群众法治意识提升,为基层依法治理营造浓厚氛围。
二是强化法治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治理工作力量。从基层依法治理的实际出发,着力培养壮大一批法治信息员、宣传员、联络员、调解员、监督员等“五员合一”型法律明白人队伍,进一步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创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提高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意识;充分吸纳各行业离退休老干部、离职村组干部、老党员、退休法律服务工作者、农村乡贤人员参加到创建队伍中来,为保障基层法治队伍的长期、稳健;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分期分批组织村“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业务培训,实现培育一人、带动一片的目标,增强乡村干部学法用法意识,提高他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基层依法治理打牢基础。
三是强化调解组织,提升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加强县、镇(街道)、村(居、社区)多元化调解组织建设,健全三级网络,夯实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基础,健全完善基层社会矛盾有效调处化解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实现接待受理和调处化解“一站式”服务;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专业(行业)调组织建设,规范组织设置和运作,对于征地拆迁、交通事故、劳动关系、务工维权、环境保护、消费维权等领域出现的矛盾纠纷联动化解;让大量基层矛盾纠纷在合法、公正、宽容的基础上,及时化解,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四是强化依法自治,提升基层依法管理水平。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人翁作用,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原则,全面落实村居“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和1+5议事决策机制,通过村居群众议事讨论,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村规民约》《自治章程》等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创新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等形式,大力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事务协调会等各类协商活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用自治的方式对违规的行为进行合情合理合法的约束。
(沛县司法局 李培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