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2023-01-19 10:32:00  来源:法润江苏

2022年,徐州市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贯彻落实,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一是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基层普法保障。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严格按照《全国司法所工作规范(SF/T 0084-2021)》,抓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紧紧围绕司法所“三大平台”定位,科学划分司法所类别,落实分类建设要求,形成县域范围内司法所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建设局面,不断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目前全市共有158个司法所,现建成大型司法所21个、中型司法所39个、小型司法所98个,分类建设率100%。注重普法阵地建设与时俱进,今年已新建和升级改造法治文化阵地 53个。全市现有2个市级、45个县级、154个镇级法治文化公园(广场、街区)、2871个村(居)法治宣传栏、2639个法治讲堂全部建成使用,通过提档升级,新增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5个,省级法治文化特色园1个。

二是进一步提高农村“两委”干部党员法治素养。农村“两委”干部、党员是农村建设的带头人,重点加大对其法治素养的培育。目前,已将全部农村“两委”干部、党员发展为“法律明白人”,将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培育为“法治带头人”。市县两级组织、宣传部门,分别出台常态化培育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内容培训纳入党员培训内容、纳入村两委干部培训内容。市司法局已完成80集“法律明白人”普法大讲堂视频微课录制工作,免费将视频资源发放至基层,依托新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开展培训。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法宣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镇村党员干部法治素养法治能力的意见》,全面提升镇村党员干部依法治理的能力和素养。

三是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做好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依法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案件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在市、县(市、区)、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窗口,为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引导申请法律援助,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引导申请司法救助。加强涉农法律援助,对符合条件的涉及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等的农民给予优先办理,对于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张相关权益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给予直接受理。

四是进一步丰富普法形式,夯实农村普法工作基础。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组织开展第十六届“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活动和“法治入家”专项普法活动。安排“三官一律”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不断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和镇村党员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治理能力;部署开展“法护‘花’‘儿’”主题宣传活动,重点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法律保护和法律援助,提高农村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从基层女性中选拔培育“法律明白人”,聚力打造一支法治素养强、分布覆盖广、群众评价好的“法律明白人”“她队伍”。全年全市共新培育“法律明白人”8000人,女性占比已经超过30%。

五是进一步加强守正创新,共建法治乡村新局面。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强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对已创成的15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7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实施优胜劣汰,凡是存在自治不力、法治落伍、德治缺位等短板弱项的一律摘牌整顿,决不姑息迁就。深入实施城乡基层“援法议事”。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召开全市基层“援法议事”活动现场会,制定《徐州市“援法议事”活动操作指南》,推动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全覆盖”,有效提升村居治理法治化水平。充分吸收城乡基层“援法议事”工作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议事范围和组织队伍建设要求,规范议题收集、情况摸排、援法议事、跟踪问效程序环节,统一会议记录等台账样本,推动“援法议事”活动精细化、规范化。截至6月底,援法议事覆盖率达97.23%。

(徐州市法宣办)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