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信访法治化工作指南和“路线图”“导引图”,坚决依法维护群众权益、规范信访秩序,徐州市深入推进预防法治化,惠民生、控风险、早化解、固基础,切实落实源头治理责任。
一是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工作,更加注重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优先保障民生支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房地产、劳动就业、工资支付、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政务服务,拓展内容,简化流程,依法行政。加强困难群众的兜底帮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并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改革措施出台、重大政策制定调整、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活动举办等做到应评尽评。建立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信访部门应将工作中掌握的苗头性、倾向性、共性问题及时转有关部门,确保决策依法、科学、民主,最大限度避免矛盾发生。
二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和风险研判机制,依托基层社会治理和城乡网络化服务管理平台,加强网络员队伍建设,大力推行进村入户、走访摸排等做法,建立完善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常态化排查矛盾纠纷机制,坚持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和重点时段集中排查相结合,及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苗头。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要列入清单,严格落实“五包”责任,采取针对性措施逐项化解。推进市县、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统筹接访、综治、诉调等资源力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重要作用,对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三是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县(市、区)领导干部每月至少1天、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每周至少1天到信访接待场所接待群众来访,并采取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亲情家访等方式,带头包案化解信访重点问题,积极研究推动解决本地区重大疑难复杂问题。深入细致做好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大力推进县以下基层群众来访接待场所规范化建设,改善服务保障条件。
(徐州市信访局、徐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