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司法局通过多种形式普法,努力营造法治氛围、完善调解网络,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实施法律便民惠民等,绘就基层依法治理新图景。
一是多种形式普法,努力营造法治氛围。以“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等活动为契机,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采取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等形式,扎实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普法宣传活动,努力破解“普法难点在农村”的难题;针对村居干部、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党员和群众,通过“法治进乡村公益讲堂”活动,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能力;加强对乡村法治庭院、法治广场、法治长廊、宣传墙以及农家书屋等普法阵地建设,在强化农民群众法治意识的同时,引导群众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并树立崇德尚法、文明向上的理念,积极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为法治乡村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二是完善调解网络,维护基层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县、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发挥人民调解员主观能动性,整合网格员、法律援助联络员等,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纠纷、劳动争议、资源环境、征地拆迁等重点民生领域矛盾,开展拉网式矛盾纠纷大排查,并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开展调查走访,及时了解新形势下引发或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出一起调处好一起,切实做到不积压、不延误;积极推进“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广应用“苏解纷”微信小程序,方便群众在线申请办理业务。同时发挥“诉调衔接”“警调衔接”“访调对接”等有效机制,整合律师、公证、鉴定、仲裁、法援及相关社会组织等各种资源力量参与非诉讼调解。
三是提升法律服务功能,实施法律便民惠民。构建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以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纽带、以村(社区)法律顾问室为支撑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升基层法律服务功能。积极推动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健全县、镇、村法律服务标准和运行管理制度,统筹提供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指引,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普法教育、法律咨询、维权指导、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法律服务;并将法律服务向边远地区、省际接边村组、群众日常生活领域延伸,建立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措施;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简化流程等为老弱病残开辟“绿色通道”以及减免费用等各种法律惠民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农村五保户、城镇低保户、残疾人、孤儿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沛县司法局 李培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