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五个一”打通基层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
2023-11-20 10:30:00  来源:法润江苏

盐都区司法局推行基层司法所“五个一”工作模式,持续推动服务职能下沉,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是构建“一盘棋”依法行政格局。主动为当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行政执法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协助处理重大经济、社会事务,特别是事关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的各种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提升基层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水平。自收编以来,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建议120余条,协助制定规范性文件80余份,协助处理重大维稳事件130余件。

二是打造“一站式”法律宣教窗口。结合“八五”普法清单,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次。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现有“法律明白人”1708人,累计参与各类法治实践300余场次。强化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重点打造了三官村德法长廊、“草房子”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张本村“乔木与宪法”教育馆等法治文化阵地。

三是创建“一体化”法律服务平台。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原则,成立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两所共建”。在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设立司法行政服务窗口,确保非诉管理机制正常运行。在潘黄、大纵湖等12个乡镇(街道)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在盐龙、楼王等6个乡镇(街道)推行远程公证服务,推动法律援助、公证等法律服务主动向农村延伸。组织全区250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签订服务合同,严格落实“挂牌服务”“见面服务”工作制度,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依托“法润民生”微信群发送法律资讯、提供法律咨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是搭建“一揽子”纠纷化解桥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配合镇(街道)综治中心、法院、派出所等形成联动高效、综合协调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基层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全力打造盐龙街道“365都言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持续发挥“成哥霞姐调解室”“韦定和调解室”等乡镇(街道)品牌调解室作用,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搭建以调委会、调解小组和调解员为主体的“三级”调解网络,实行排查化解周回访、月梳理、季督查,连续多年将95%以上矛盾化解在基层。

五是健全“一链条”安置帮教枢纽。严格落实重点人员“必接必送”制度,完善衔接工作程序,不断增强帮教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管理任务,建立“一人一档”,明确司法所工作人员作为帮教责任人,及时了解掌握安置帮教对象思想动态和家庭状况,做好动态管控。

(盐都区司法局 林韵倩)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