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扬州:妙笔勾勒法治靓丽图景
2023-10-13 15:13:00  来源:法润江苏

润物无声,普法有痕。“八五”普法以来,扬州市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目标,大力实施“法治教育引导、法治素养提升、法治实践养成、法治文化涵养、法治氛围营造”五大行动,为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高点谋划凝聚合力

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格局。

落实普法责任制,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法治扬州建设考核。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制度,全市各部门(单位)完成共性和个性普法清单任务200多项。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全市法治宣传教育人才库,汇集普法宣讲、以案释法、法治文艺、法治媒体四支精品队伍,“一库四大队”在册人员达6300人。

聚焦中心法护营商



围绕服务全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企业法治需求,出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七项举措,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中心”,以“产业链+法律服务”“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大赛”等为载体,深度辐射全市重要产业链及重大项目。成立专业普法联盟57个,开展“送法送政策进企业”等活动3200余场次。

建成线上“护航民企法治基地”,一站式提供风险防控、案例警示、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重点覆盖精准施策



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2021年至今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26次。大力实施法治教育名师培养工程,连续四年培训中小学校和技工院校法治课教师400余名。组织全市“法治副校长宪法课巡讲”“法治课间餐”活动,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名师体系经验被司法部推广。

针对妇女儿童、残疾人、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法律需求,推出“‘八五’普法我来讲”系列普法短视频。定制“法润万家·与你同行”“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等5大类34项法律服务供给清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法治需求。

示范引领多元共治



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抓手,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法治小区建设”“援法议事活动”,创成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89个。

以“组织联建、队伍联管、服务联手、文化联创、资源联享、发展联促”“六联”方式深化法治小区试点建设,“法治小区建设规范”成功入选市级地方标准项目。

制定法律明白人培养“七个一”标准,为全市法律明白人开通掌上学法平台。推广“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乡贤+法律明白人”组合培养模式,多元化释放基层共治合力。

涵养文化德法相依



印发《关于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联合多部门对扬州法治名人故居、活动场所、文物古迹等进行抢救性修复、保护,研发《扬州网络普法地图》,打造扬州特色法治文化品牌。

以扬州三湾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展示馆为中心,连接运河沿线40多个法治文化地标,形成大运河(扬州段)法治文化长廊示范带。联合专家团队实地调研,完成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20万字理论成果。

传承传统文化基因,创新开展“非遗+普法”,借力漆器、剪纸、乱针绣、扬剧、评话等地方特色载体传播法治文化,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具人气。

来源:扬州市司法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