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司法局着力把握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期性“三个关键”,探索提高法治教育新路径,不断满足青少年群体法治需求。
紧扣“针对性”,聚焦个体差异,细化青少年法治教育。根据年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分别设计法治游戏类和讲座类活动,确保各年龄段青少年都能从实践中获得法治感悟。同时,利用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对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青少年进行常态摸底,实施精准教育帮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着重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普及,提高临时监护人和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对违纪学生,采取建档、辅导、家访等措施促进其德行转化;对“社会问题青少年”,通过纳入网格化普法管理,进行案例警示和教育引导,增强其守法意识;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通过沙盘推演、互动游戏、公益劳动等方式,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重塑其社会责任感。4月以来,组织开展青少年专题心理辅导10余人次,开展公益活动9场次。
紧扣“实效性”,采取有效方式,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组织法治副校长深入村(社区),通过“普法讲堂”“亲子课”等方式,向青少年家长普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预防校园霸凌、交通出行安全等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家长们强化言传身教作用,积极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家-校-社”保护网。同时,活用广播“小喇叭”,在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小区、校园周边等地循环播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让青少年随时随地都能听到法治之声,铭记于心。甘垛司法所依托辖区红色法治教育基地资源,组织开展红色法治研学活动,邀请老红军、老干部、老教师讲传统、传法治,在薪火相传中塑造青少年正确法治价值观。4月以来,该所已累计接待5批次研学、寻访学生共150余人,开展红色法治讲座6场次。
紧扣“长期性”,持续加大力度,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结合“开学第一课”“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常态化组织普法志愿者、普法讲师团、法治副校长走进中小学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形成特色“三式”(趣味式、沉浸式、互动式)普法,持续引导青少年群体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对照全市法治副校长业务培训总体规划,通过授课、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不断提升法治副校长整体教学水平。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会同公检法、教体、社区等部门,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小拇指漫画工作室、未保站等平台作用,深化法治教育实践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1-4月,全市累计组织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60余场,发放相关宣传材料6500余份。
(高邮市司法局 缪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