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扬州市中小学校“法治名师蒲公英”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充实法治特色产品研发“幼苗行动”,加强特殊儿童的关爱保护力度,提升特殊儿童守法用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自我保护能力,5月30日,市司法局、市检察院、市残联、市教育局、市律师协会走进扬州市特殊学校联合开展“法护幼苗 向阳而行”庆“六一”普法进校园活动。
活动现场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书记程祥致辞,希望在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和家长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全社会护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氛围越来越浓。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蓉发布“法护幼苗·向阳而行--青少年普法关爱行动”五大活动。市检察院秦辉副检察长为教师代表赠送法治书籍和盲文法治宣传页。市残联赵新副理事长为“法护幼苗”普法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法护幼苗”普法宣讲团成员广陵区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邵雯玥、扬州市特殊学校高级教师唐勤进行了手语普法课《知法懂法,预防校园欺凌》现场教学。广大师生们共同观看经开区人民检察院精心制作的普法动画。
举办此次普法活动,表达的是关爱,体现的是尊重,给予的是帮助和支持。下一步,扬州市将纵深推进“法护幼苗·向阳而行”——青少年普法关爱行动。一是成立“法护幼苗”普法宣讲团。从全市检察官、司法行政干警、律师、特殊教育专家中挑选专业基础扎实、表达能力突出、富有亲和力的通知成立宣讲团,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学习支援和法律指导,协助特殊学校开展法治宣讲和法治实践活动。二是开展专业教学技能培训。邀请特殊教育专家对讲师团成员定期有关手语、盲文、康复训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开发适合特殊学校学生的法治课程和法治教育活动。三是打造双语标准化课件。发挥各部门专业职能,选取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等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制作标准化课件,选取部分课件录制手语课程,在全市特殊学校推广运用。四是开发特色普法产品。选取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防拐防骗等主题编写青少年普法课外读本,依托课外读本针对青少年,探索开发盲文和语音读本。五是试点法治实践活动。选择有条件的特殊学校试点开展“法治小剧场”、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法治实践活动。
(扬州市司法局 蒋华 审核:刘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