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司法局紧扣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要义,创新运用“三一三全”模式,积极锻造城区人民调解“新引擎”。
一是构建“一张网”布局,实现“全方位”防范。制定《关于建立大联调工作机制全面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通知》,率先于主城区高邮镇建成镇级矛盾调处化解中心,设置人民调解室、信访接待室、法律咨询服务站等7个功能区,8个开放式接待窗口,打造“3+N”运行模式(“3”即司法所、社会治理办、社会事业办整建制入驻;“N”即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经济发展办、派出所等N个部门按需常驻或轮驻),实现“大事不出镇”。完善该镇村(社区)调委会26个,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站,推行“六个一”管理模式(即一个窗口,一个调解室,一名专职调解员,一支调解队伍,一套制度,一本台账),实现“小事不出村”。
二是实施“一条龙”排查,确保“全要素”搜集。组织政法干警、网格员、律师常态化开展“司法所长进企业释法”“我的网格我的家”“律师进企业(社区)普法”等系列活动,全面统计、研究、处理村(社区)、企业矛盾纠纷事件和群众诉求,实现巡查走访双线全覆盖、情况掌握无盲区、信息上报无滞后。联合市人民法院在高邮镇创建“天平红·融驿解”网格法庭,要求司法所按月向镇党委政府报送月度信访和安全稳定情况,并与辖区三家派出所、社会治理办定期会办会商,形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工作格局。近两年,累计排查社会治安、公共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各类事件信息4500余条。
三是推行“一站式”化解,达成“全链条”解决。出台《关于高邮镇社会矛盾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由镇党委政府主导、司法所与社会治理办具体负责的专项领导小组,确保调解工作从组织、人员、职责到诉求、依据、征询、过程、结果,实现“全流程监督、全信息互通、全数据管理”。构建“线上+线下”调解模式,利用“苏解纷”平台,直观展现不同纠纷状态,提升矛盾纠纷化解便捷性和实效性。同时,根据矛盾纠纷性质和紧急程度,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交由镇调委会主任、村(社区)调委会主任、村(社区)专(兼)职调解员分级负责调处化解。2024年,累计接待群众诉求2177人次,调解各类纠纷72起,调处成功率99.8%。
(高邮市司法局 孙尚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