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三点发力”做实涉农法律服务
2025-02-11 12:21:00  来源:法润江苏

扬州市邗江区司法局坚持构建涉农政策、基层执法、司法保障、农村普法“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以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持续增进农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一是抓“要点”,筑牢法治乡村根基。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与农业农村普法工作相结合,不断健全村“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学法制度,积极实施“头雁领航、归雁兴乡、鸿雁争鸣、雁阵齐飞”“四雁”工程,把农村基层治理、涉农法律法规纳入“红雁课堂”,切实提高村党组织书记依法办事意识和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素养。进一步巩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成效,扎实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以业务结对、同堂培训、座谈分享等形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组织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共同参加普法送法、法律咨询、以案释法活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切磋技巧、学习方法、提升能力,实现资源共通、信息共享、队伍共建,携手成为农民群众身边的“法律管家”。围绕“法治元素协调鲜明、法治内涵丰富生动、法治教育深刻深入”,提档升级镇村级法治文化阵地,突出涉农民事典型案例和耕地保护公益诉讼案例解读工作,释放法治文化阵地作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主场作用,持续增强农民群众法治观念,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二是重“节点”,强健农村法治内核。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年底农民工返乡潮等重要时间节点,以“送法进乡村”“法治下午茶”“法治文化基层行”等形式,常态化组织调解员、公证员、律师等走进村部市集,走近村民身边,充分延伸普法宣传触角。坚持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重点关注春耕秋收农忙时节涉农纠纷高发期,广泛联络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构建联调联动工作机制,畅通涉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渠道,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有序。切实发挥基层调解组织解纷“桥头堡”作用,建强镇村两级调解组织,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融入网格化治理机制,强化分级预警和分类处置,放大甘泉双山“老支书”、方巷沿湖“新乡贤”等个人调解室补充效能,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当好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的法治“店小二”,全力做好辖区“北湖湿地公园”“沿湖度假村”“甘泉樱花园”等乡村旅游景点法律服务工作,引导市场主体守法经营、诚信交易,引导景区游客文明旅游、依法维权,有效防范化解经营用工风险,妥善解决景区旅游纠纷,全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三是育“亮点”,优化涉农法律服务。坚持扎根乡村、融入田间,有效整合资源,优化城乡间法律服务供给,推动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三所入村”,密切关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以及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深入宣传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种子法等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激发公共法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作用。围绕“一村一品”产业兴农需求,为裔家牛肉、方巷盐水鹅、蒋王葡萄等特色农产品提供合同订单审查、市场交易保障、矛盾纠纷调解等定制化法律服务,切实发挥公共法律服务护农助农惠农职能优势。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农村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乡土文化,依托传统工艺、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等艺术载体,编排涉及父母赡养、子女继承、征地拆迁主题的法治剧本,创作扬州评话、泥塑、剪纸、多宝簪花等法治文化非遗作品,推动法治理念、法律知识和乡风文明转化为农村群众听懂善用的法言法语和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有效提升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邗江区司法局 庄媛媛)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