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仪征市积极开展“学法促稳定助力新发展”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精准滴灌”普法、“多方托举”援助、“源头治理”调解等构建农民工法治服务闭环,努力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尊重、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一是“法进万场”,精准滴灌法治新苗。开创沉浸式求职法治体验区,在新春招聘会上联合市人才市场搭建“法治互动讲堂”,大力宣传民法典、劳动法、法律援助法、行政复议、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比对规范合同和问题条款,为广大求职者揭露“阴阳合同”“霸王条款”等陷阱。活动现场还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知识问答活动,为参与者发放“入职法治礼包”,礼包内含“含标准合同范本U盘”、标注了市公证处和市法援中心等服务机构位置的“便民小卡”等。活动累计共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和法治小产品1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50余人次。打造针对性法治惠企功能圈,送“法律明白人”进企业,为重点企业匹配专属法律顾问,成立入企走访小组,帮助企业模拟常见的法律风险场景,如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等。对涉企纠纷实行“及时响应-高效调解-定期回访”的工作机制,创新建立“三师会诊”包括律师、劳动仲裁、税务等多方联手,打破部门壁垒提升解纷效率,创新研发用工风险预警、政策精准推送等功能共惠及全市重点企业91家。
二是“职通法援”,多方托举连民心桥。“季度练功”高效便民,持续用好“法润四季 援惠民生”季度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主题为“法援惠民生 冬季保‘安薪’”劳动争议领域法律服务沙龙,进一步深化法院、人社局、司法局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加强办案部门与承办人员的双向交流,进一步规范帮助农民工群体学习证据固定、仲裁申请等操作流程,促进劳动争议领域法律服务更加专业、高效、便民。“上门服务”为民解忧,对行动不便、距离较远或群体性讨薪的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一律采取“中心人员+援助律师”的服务专班提供上门现场服务,从援助申请、证据审查、首次谈话以及文书草拟,都尽量做到一次性完成。“云端援助”同频共振,针对外地农民工申请人,采取线上申请、视频审查、材料邮寄等方式优化申请流程,充分减轻维权成本,提高受援人援助体验感、法治获得感。同时延伸援助服务至执行申请,方便受援人的同时着力提高案件执行率。
三是法护万家,专业筑牢调解矩阵。“家庭治理”长效保障,由于经济压力、丈夫异地打工导致家庭角色缺失等原因,农民工家庭纠纷易发,新城司法所采用“以情为基、以法为据、情法融合”方式,推行“4名专职调解员+1名常驻律师+1名婚姻辅导员”工作模式,将妇女主任、女律师、女干部等纳入兼职调解员队伍,注重情理法融合疏导情绪,维护妇女权益,提升农民工家庭纠纷调解效率。“靶向施策”全程服务,细致梳理近年来农民工权益案件,针对识别出的欠薪、工伤赔偿、劳动合同纠纷等高频问题,建立“快速响应+跨部门联动”机制,公开“欠薪线索直报渠道”,实现维权服务全面覆盖。同时组建“调解专家+援助律师+心理疏导”三级立体团队,针对工伤赔偿、合同纠纷等敏感案件,引入专业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参与调解。各乡镇聚焦“中心+站点”建设,深入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结对服务模式,将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的本土优势与农民工法治需求相匹配,打造农民工身边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仪征市司法局 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