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广陵区紧盯农民工法治需求,通过强化部门协作、创新服务方式、聚焦法治需求等,助力农民工学法维权,切实提高其法治获得感。
一是“加”强联动维权益。加强与区法院、工会、镇街等单位的沟通协作,及时统计、归类、研判、踪进,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三级联动协调机制,督促企业妥善化解农民工欠薪问题;对部分复杂讨薪纠纷,根据实际需要,主动搭建平台,联合劳动监察部门、信访部门、公安等开展农民工讨薪集中接访活动,通过多部门联合“会诊”,安排由劳动监察人员、企业负责人、讨薪农民工等参加的“圆桌会议”,共商最优矛盾化解方案,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握手言和,最大程度维护讨薪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与区人民法院加强协调对接,在法院立案大厅设置法律援助窗口,为涉案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同时 “无缝对接”区总工会、公证、信访、人社、住建等部门,多形式、多渠道为农民工讨薪维权提供快捷高效服务,强化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全区已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9件,涉及金额80余万元,调处疑难复杂欠薪案件5件,接待咨询130余人次。
二是“减”法惠民零距离。依托“2025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通过展台、易拉宝等形式设置“法律服务角”,安排律师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坐诊”问需,为在场招聘企业工作人员以及求职人员解答企业用工法律常识、合同签订、劳动争议维权、加班工资计算等各类咨询问题。紧盯劳动争议案件频发高发点,汇总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5大类20件真实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制作《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评析》,向企业免费发放,指导企业规范劳动用工。开通“法治服务直通车”,邀请“华小律”法律服务团成员精心设计《民法典》《农民工维权》《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解读》等精品课程,深入工地、厂区、村(社区)进行宣讲,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提升农民工兄弟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截至目前,共开展普法讲座近80余场次,发放普法书籍4800多册、宣传资料3600余份,接待咨询职工近600人次。
三是“乘”式宣传广覆盖。梳理“农民工法律需求清单”,搭建云上普法资源库,发布以案释法视频28个,在沙头涉农法律服务驿站、联谊农贸市场等地布“码”提供即时学习、咨询,线上学习累计1万余人次。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载体,围绕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热点问题,开辟农民工学法活动专题专栏,推出《广小援讨薪日记》等普法短视频,推送《一文get农民工劳动用工法律知识》等普法微文,足不出户实现农民工学法需求。积极推行“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利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结合“广小援”公共法律服务E点通智慧平台,为农民工开通远程视频咨询、网上业务办理、线上法律援助等惠民举措,平台上线以来共受理300余起线上咨询。在全区开展专场法治文艺接力巡演,编演了戏剧《李老汉打工》、小品《普法为了咱老百姓》等深受农民工喜爱的法治文艺节目,为其送上丰盛的法治文化大餐。
四是“除”去隐患保安全。联合各镇街、工会、人社、应急等多部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企业普法行”等系列活动,走访重点企业、风险企业负责人,送上安全生产教育“复工复产第一课”,通过以案释法引导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加强安全生产意识。选取中铁宝桥、新大洋船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设立“职工法律服务观测点”,结合“企业法管家”惠企窗口,形成法律问题收集与法律服务反馈双向互通机制,引导职工依法表达诉求,帮助企业排查法律风险。在中铁宝桥安全生产体验馆开展沉浸式“安全生产体验”活动,组织农民工群体参观基地,通过模拟情景体验、VR体验、签名墙等高互动方式,调动参与人员学法热情。推进“法企同行”活动,组织律师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针对春节前后农民工讨薪高发重点时段以及节后陆续复工复产的重点企业,剖析复工复产期间典型劳务纠纷案例,对农民工开展“一对一”法律咨询,引导该群体合理表达诉求,合法维护权益。截至目前,共走访服务企业130余家,提供法律意见388条。
(广陵区司法局 杨成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