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荷藕之乡”宝应种植荷藕迄今已有千载历史,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及藕农的勤劳产销。近年来,宝应县司法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创新服务举措,链接多元法治服务资源,构建荷藕产业法治服务新生态,以法治护航荷藕产业发展节节攀高、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县33个荷藕制品企业以及2500名企业职工。
做好“宣传员”,以普法夯实产业根基。聚焦荷藕制品企业等重点产业,紧贴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与14个镇区工业园区密切联动,积极打造“征集法治需求、精准法治宣传、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律服务”多位一体机制,构筑法律服务微信普法矩阵。“大爷大妈,陌生人送鸡蛋大米给你们,让买特效保健品可不能随便买!”“大叔大婶,接到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要注意辨别。”这一句句叮嘱来自身穿红马甲的普法志愿者。在藕农和商贩们工作的闲暇之余,射阳湖镇普法志愿者一边和他们闲聊,一边递上县司法局印制的《诈骗防范指南》普法宣传手册以及法治文化产品,用暖心提醒驱走秋冬的寒意。除此之外,普法进企业也帮助广大企业紧紧守住了“钱袋子”。“以大额订单为诱饵要求预付保证金一定要小心。”“冒充公检法要求转移资金到指定账户一定是骗局!”。通过一句句提醒、一个个案例,帮助藕制品企业树立反诈意识,远离被骗风险。
做好“和事佬”,以调解创造和谐氛围。普法志愿者立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通过“有事好商量”工作室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从源头化解荷藕在种植、采摘、运输、生产、销售和售后的一系列纠纷。“厂里要求义务加班,不给加班费,这样合法吗?”“我买的这批藕明显质量不行,我要索赔!”,面对劳资报酬追索、消费买卖维权、产品质量瑕疵、产销合同纠纷等问题,通过法律工作者、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本地干部以及矛盾双方面对面的调解,高效、专业化解矛盾纠纷,老百姓更买账,荷藕行业工作氛围更和谐。
做好“护航人”,以创新助推产业发展。推进“3+N+X”定制式“普法个体化”法治服务菜单,链接法治宣传、合规指引、信用修复、商事纠纷调解预约等范围事务,更好地服务荷藕产业的发展,射阳湖镇成立了宝应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暨藕农之家法律援助工作站,满足了村民和职工在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方面的需求。针对乡镇企业用工和部分社矫对象求职的难题,还多举措开展就业帮扶,组织现场参观学习宝应荷藕种植、加工、流通的过程,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先后帮助30名社区矫正对象走上荷藕加工岗位,解决了就业需求和用工需求。
(宝应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