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形成一批可观可感的法治观察案例
2025-01-03 14:42:00  来源:法润江苏

兴化市选优配强21名泰州市级和26名兴化市级法治观察员,强化履职培训、分类作战,健全完善建议报送、分流转办、回复反馈、满意评价等流程机制,积极推动队伍人员从能够观察向善于观察转变,形成一批可观可感的生动案例,努力诠释以“小切口”做优法治为民“大文章”。

谋定后动,融合式项目化推进。年初遴选10份高质量法治观察建议,协调指导职能部门纳入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立项推进、阶段问效、结项报告。比如,兴化作为远近闻名的水乡,有4600多条的渔船,而大多数渔民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每次船检来回往返较为麻烦。法治观察员察觉以后,建议职能部门进一步创新方式,优化服务。市司法局指导农业农村局将“送检下乡 护渔便民”作为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农业农村局组建船舶检验小组,安排验船师,每季度赴镇村指定码头开展上门服务,还因此制宜开辟了远程网络检验新模式。一年来,全市持证渔船年检率达到100%,有效解决曾经船检麻烦问题,更在服务中增进了行政机关与渔民的感情。

重心下移,组团式协同化服务。专门开展基层治理组法治观察员调研走访活动,更加精准对接需求侧的居民诉求,支撑保障法治观察员当好“民情侦探”,真发声、发真声,进而从供给侧整合政府资源的帮扶侧重。比如,法治观察员观察到,昭阳街道景范社区服务16个小区,32604户居民,面广量大,邻里纠纷、物业纠纷、小区公共区域管理纠纷频发不穷,社区干部人少事多、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异常突出。对此,市司法局专门组建“普法达人”联盟、委派调解员,市委政法委统筹组织公安民警、法官、检察官,协同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开展普法宣传、矛盾调处等法律服务活动。机制运行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普法讲座、宣传活动23场,协调化解物业纠纷182起,其他纠纷53起。

对症下药,专案式个性化服务。重点加大镇村法治观察员的选聘培育力度,倡导鼓励镇村干部身份法治观察员利用自身履职便利,发现提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痛点堵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纾困解难,帮助解决。比如,挂钩钓鱼镇胜利村的法治观察员反映,该村五年前与常州一企业签订招商引资合同,提供70多亩水面,建设垂钓园项目。项目建成一年后,项目方无故不见踪影,拖欠租金四年,村委会多次发函无果。且项目建成关联配套设施若干,村委会面临不敢清理、又无法对接的实际困难。市司法局知悉后,派专业人员联合该村法律顾问共同研判解决路径。在政府法律顾问的步步把关下,解决送达问题、发函解除合同、提起排除妨碍诉讼,最终胜诉结案。目前该村水面于12月顺利完成招标发包事宜,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7万元余元。

兴化市司法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