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镇街依法行政,海陵区司法局统筹资源,综合施策,“立、改、废”破除基层治理顽瘴痼疾,有效探索基层依法行政新路径。
一是有效“立”,逐步构建合法性审查体系。在京泰路街道试点建立基层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出台《京泰路街道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审查范围、审查内容、审查流程、工作要求等,推动基层合法性审查有章可循。科学建立基层合法性审查体系,镇街综合办公室牵头抓总,司法所、法律顾问共同配合,互补建强合法性审查力量,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形成起草机构、合法性审查机构、镇街领导层层把关的决策体系,推动基层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
二是积极“改”,不断探索建立法治人才梯队。在不增加编制不增加经费支出的基础上,统筹司法行政内部资源,在11个镇街设置工作组,推动司法局业务科室、公职律师、新进法律专业人才等专业力量向基层倾斜,驻点负责辖区内涉法事务,推动《泰州市新能源产业园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八条措施》《九龙镇五厦村村庄规划》等规范制定,在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履行程序上实现突破。健全“1+1+1”执法培训机制,厘清司法行政部门、区级赋权执法部门和镇街的培训职责,通过集中学习、技能培训、个案辅导,精准解决基层执法问题。2024年以来,开展各类培训7场,培训执法人员760余人次。外部培育更多专业力量,出台《律师参与合法性审查工作办法》,法律服务模式从个人服务向团队作战转变,为镇街推荐更多擅长行政领域的法律专家。
三是有序“废”,逐步清理基层镇街顽瘴痼疾。落实镇街文件清理主体责任,通过会议部署、专题培训等方式保障工作走深走实,2024年以来,镇街废止与上位依据相抵触或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文件15件。破除镇街唯行政处罚需执法证的思想,联合编办梳理镇街权责清单,推动镇街根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权力事项合理配置行政执法人员,实现规范明责、岗位尽责、协同履责,2024年基层新增执法人员57名,为构建镇街机构职能高效运行新格局夯实基础。
海陵区司法局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