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司法局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司法触角延伸到企业发展全产业链中,法治服务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夯基垒台,以凝聚协同推动法治建设为“引擎”。顺应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在普法宣传、公共法律服务、非诉调解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措施,把握路径和方式,凝聚共同推动法治建设的强大合力。完善协同监管机制,从监管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综合监管,既“各司其职”又“协同合作”,做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联合发改委、税务、财政等部门开展“法企同行”活动,深入规模大、行业影响大的大型企业及对营商环境更敏感的中小微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和“法治体检”活动,全面、详细审核相关产业订单,帮助企业构建法律风险管理体系,预防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法律风险。今年以来,发放并回收《服务企业法治体检调查问卷》362份,出具“法治体检报告”158份。
精业笃行,以强化法治服务平台功能为“引擎”。着力加强高质量法治保障护航,主动对接县域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法律服务需求,深化“产业链+服务模式”,打造水晶产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硅晶产业链;组织实施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试点,创立江苏驻巴西(米纳斯吉拉斯)法律服务工作站,持续关注涉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急难愁盼”,紧盯产业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靠前监督,及时处置危害产业发展项目的线索,推动区域涉外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围绕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平等保护的执法监督需求,落实政府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推行行政执法质量重点指标百分制考核机制,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
乘势开拓,以扩展涉企非诉解决途径为“引擎”。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专业性纠纷化解需求,在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行业之间、产业之间重新洗牌的关键节点,大力发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目前,我县建立企事业调委会19个,商会人民调解组织7个,赋能产业升级改造。组建新产业新业态法治经济服务联盟,深化对辖区经营主体的规范引导,靶向定位涉企矛盾,灵活运用就地调、指导调、提级调模式,形成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纠纷梯次化解机制;同时,重点将涉企矛盾突出的重复访、积访案件编录成册,进行分析、审查和研讨,固化调解成果,妥善地化解矛盾纠纷,法治护航企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今年以来,各级调解组织受理涉企纠纷32件,调解成功31件,调解成功率97%。
(东海县司法局 杨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