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探索“一体两翼三维”法治乡村治理新模式
2020-11-20 15:44:00  来源:法润江苏

围绕“明责任、惠民生、促和谐”三大法治关键,注重与自治、德治相结合,探索出“一体两翼三维”的法治乡村海门模式,切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一体化”落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制订《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乡村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述法”形式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终述职报告内,推动法治乡村建设成为党政班子的“一把手工程”。从依法从严治党、依法依规决策、支持人大政府依法履职、重视法治人才用人导向、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六个方面明确党(工)委(组)主要负责人履职清单;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加强法治建设保障五个方面明确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职清单。

二是“两翼化”并举,完善“硬法+软法”的宣传模式。围绕群众“衣食住行娱学游”等各方面,构建软硬并重、刚柔并济的规则体系,使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能得到及时调整和规范。一方面,发挥司法行政统筹协调科学立制的职能作用,在强化村民学法的同时,围绕土地流转、基础建设、乡村产业等重大项目,垃圾分类、养老服务、文明娱乐等民生问题,构建涉农立规、基层执法、司法保障、农村普法“四位一体”的刚性乡村治理导则。另一方面,着眼法律规范的落细落小,开展“援法议事”,组织村(居)法律顾问等提供专业指导,加快构建行业公约、协会章程、村规民约等“软法”体系,进一步发挥基层“软法”对群众的教育引导约束作用。

三是“三维度”共建,打造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实施法治乡村建设载体优化行动,强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四议两公开”“村民说事平台”等功能效用,持续开展“法护人生、法进家庭、法润村居、民法典进村居”专项行动。注重培育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村居法治文化品牌项目、特色节目和学法阵地,先后建成乡村法治文化示范点42个,农村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角等阵地覆盖率达100%,让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接受法治。实施法治乡村建设普法宣传活动,打造“幸福海门·法伴你我”品牌,开展法治文艺下乡巡回演出,将普法宣传与农民文化生活相结合,通过小品、快板和山歌等法治文艺的形式,提升广大农民法律意识。把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法律法规和案例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印制成普法日历、挂图等,让农民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共计下乡演出1500多场次,送发各类宣传资料30余万份。实施法治乡村建设惠民服务行动,汇聚律师、公证、仲裁、调解、法援等法律服务力量,有效整合区域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村民说事工作室、“法润民生微信群”、“心意点点”广播节目等服务管理资源,为农民群众提供“面对面”“点对点”的法律帮扶。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重点培育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充分调动“法治带头人”、乡贤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乡贤说法、流动调解、上门调解等工作方式,打造乡贤调解品牌,把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切实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已培养“法律明白人”186名,化解矛盾纠纷4702件次。

(王锋、崔凌瑜)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