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抓住“三手”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2022-11-01 10:43:00  来源:法润江苏

今年以来,南通市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目标,重点围绕“本手”“妙手”“俗手”三个方面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是深耕“本手”,努力让基础工作“稳中有进”。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联合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开展地方性法规专项履职评议,形成“一标两专三评”评议体系(一个评议标准、两类专业评议对象、三大评议方式)。围绕“同住长江尾法护长江美”主题开展长江大保护云宣讲、云游览等六大“云”行动,线上发布长江大保护典型案例、“线上游览”沿江法治文化阵地。海门区常乐镇官公河村、通州区五接街道开沙村、如东县双甸镇高前村和海安市海安街道凤山村申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通过了省厅现场复核。推荐海安市南莫镇兴南村等59个村(社区)申报第十六批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并进行了公示。通过“崇法指南”抖音平台开设青少年法治“云”课堂,全场累计观看人次超过8万,点赞量超过300万人次,全网同时段进入前100位。开展“毕业生就业法律风险防范”网络直播培训,共4.5万人次观看直播。充分利用群众排队做核酸等待间隙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将疫情防控“战场”变成普法宣传“课堂”。

二是发掘“妙手”,努力让创新工作“提质增效”。构建“崇法、崇文、崇则、崇安”的法治社会建设体系,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抓牢“一个统领五大工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实施法治文化研究传承领先工程、作品创作优质工程、阵地建设样板工程、惠民活动满意工程、实践养成示范工程),大力建设“法韵南通”品牌,推动县(市)区建设法律明白人“星火燎原”、青少年法治教育等“一地一品”普法依法治理品牌项目。推出18项法律明白人“通晓法”优惠帮扶政策、集中赠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设立乡村振兴法治学院等创新举措,激发法律明白人工作积极性。创新建立企业“法治副总”机关服务团,明确“法治副总”工作职责,全市22家涉企机关部门近200名机关干部参与。组织25家社会影响力大的自媒体和官方媒体,开展“法润江海 净网汇通”网络普法联盟启动仪式,不断扩大普法传播范围。

三是避开“俗手”,努力让弱势工作“争先向好”。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培育,撬动运用培育资金,实施“村村有、村村有”工程,推进现有村级法治文化小游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50个示范村、50个先进村完成阵地建设任务。依托南通市总工会328家“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建设“法治服务站”,让广大户外劳动者就近享受到法治便利服务。紧跟南通长江生态主题公园和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10个示范段的建设节奏,指导沿江沿海县(市)区将法治元素有机融入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百里沿江沿海”法治文化长廊基本形成,学习强国、新华日报交汇点平台、《江苏法治报》等报道相关工作经验。举办“法韵江海 和谐善治”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征集作品520件,评选出优秀法治文化作品62件。

(南通市司法局 吉宏莉)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