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司法局立足工作职能,统筹法治力量助企纾困解难,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密织合法合规防护网。坚持以高效合法性审查工作为抓手,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建立协同审核机制,对涉及企业权益保护、财政税收、公平竞争、等内容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求起草部门提前征求发改、财政、税务、市场监管等专业部门意见,并说明意见采纳及协调处理情况。开展企业债权债务风险防范、科创企业融资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提升企业对内部合法合规建设的认知度,发放《法律风险防范 企业家必读》《企业用工100问》等“产业链+法律服务”系列丛书300余本。
二是拉紧执法监督警戒线。指导行政执法机关从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建立涉市场主体免罚轻罚清单、规范涉市场主体行政检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处罚监督等五个方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前三季度,全县共有12个行政执法机关梳理制定系统内免罚轻罚清单,其中不予行政处罚事项215个,从轻减轻行政处罚事项80个,共办理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案件35件,涉企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案件82件。组织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督察,梳理涉企问题清单、案件线索、典型案例,推动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利、法治环境更加公正透明。
三是播撒减负增效及时雨。印发《如东县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建立工作规程,聚焦各领域职能职责,先后梳理两批共75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目录清单,杜绝“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广多种“不见面审批”方式,修改完善办事指南,制作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在对外服务场所和政府网站公示,提高企业办事效率。选取新业态新领域重点企业、信用等级高或者涉及多部门检查的企业,由县重点行政执法部门落实“综合查一次”制度。对已经接受联合检查的企业,除发生投诉举报、上级交办或其他机关移送等案件线索等情形外,相关部门年内原则上不再单独进行同类型的日常检查。
四是安好定分止争解压阀。对企业提出的清欠债务、公司治理、知识产权保护等疑难问题,组织在该领域有专业特长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人员,进行疑难会诊,帮助65家企业解决了买卖合同纠纷、清欠追索应收欠款等问题。完善涉企纠纷排查、分析研判、风险预测等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对重大涉企矛盾纠纷,实行“一事一专班”化解,努力筑牢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依托企业信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专业的第三方介入,主动发现企业信用纠纷,并协助修复和积极化解,力促企业健康发展。截至10月底,已化解企业信用纠纷78件,为166家企业进行信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