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安市司法局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力量,持续深化“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专项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一是“沉浸式”普法宣传,播撒法治种子。法律明白人走进村居、网格,通过开展现场法治讲座、网上法治课堂、发放普法小读本等不同方式,结合典型案例,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法律知识,培育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思维。截至十月,已开展乡村振兴普法宣传咨询活动56场次,录制乡村振兴普法视频讲座20个,投放宣传册2000余份。
二是“坐诊式”顾问服务,夯实法治保障。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建设,推进法律顾问“挂牌服务”,海安市152名执业律师结对238个村居担任法律顾问,每月定期到村坐班,走访排查792个网格,为村委会和村民提供法律服务。今年来,村居法律顾问累计现场服务超13300小时,为村“两委”提供法律意见96次,协助审查村规民约126份,针对农村法律服务需求编制出农村水产养殖经营、农民经济人、农村环境保护等18个专门的法律服务产品,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700余人次。
三是“便捷式”法律援助,守护合法权益。积极参与“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活动,完善便民措施,畅通农民工、低收入农户、“病残孤老灾”等困难群体“绿色通道”,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受援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加入法律服务网“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平台,及时为农民工欠薪案件提供优先公益援助,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1-10月,45名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20件,帮助讨薪710余万元。
四是“靶向式”法治体检,护航乡村发展。针对乡村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涉农产品多等特征,探索服务团队与村居、团队成员与小微企业“双结对”等扁平化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微视频普法、联合专项体检等服务供给模式。专题研发企业融资担保、产品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服务产品16个,帮助乡村企业更好地抵御经营风险。海安市共组建法治体检服务团18个,成员共计144人,摸排出需要法治体检的企业324家,出具体检报告312份,提供法律建议500余条。
(海安市司法局 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