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司法局以及时回应企业关切、有效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加强创新供给,“三式”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驿站进企业,不断增强企业法律服务获得感,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多元式进驻,打造服务矩阵。联合县发改委制订《公共法律服务驿站进企业实施方案》,因地制宜,采用单设、共建、流动服务等方式,在园区、企业设立公共法律服务驿站。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在南通赛立特安全用品有限公司等规上企业设立公共法律服务驿站,以点带面辐射同类企业、周边区域。组织全县10家律师事务所与园区商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设立32家法律护企服务站,实现法律服务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根据产业规模和特点,依托镇区和企业法治力量,在四大园区联合组建流动企业公共法律驿站服务团,为企业提供巡回式服务。对产业规模较小,服务需求量不大的镇区,采用辖区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结对方式,在镇区设立企业公共法律服务驿站,定期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二是一站式供给,优化服务方式。利用公共法律服务驿站贴近企业优势,就企业项目投资、风险评估、资产重组、合同公证、经济纠纷、商标注册和突发事件处置等事项进行法律风险“把脉”,通过案例指导、交流研讨等方式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值班律师对企业进行法治体检的同时,对共性需求进行梳理和研判,建立完善园区企业法律风险数据库,通过风险报告等形式,及时向司法行政机关和园区管理部门反馈。今年以来,公共法律服务驿站已为156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梳理提供有效建议26条。驿站完善涉企纠纷排查、分析研判、风险预测等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对企业提出的清欠债务、公司治理、知识产权保护等疑难复杂纠纷进行会诊,帮助65家企业解决买卖合同纠纷、追索应收欠款等问题。
三是延伸式普法,拓展服务内容。发挥公共法律服务驿站牵引辐射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和培育,提升企业法治竞争力。在企业大道、走廊、户外宣传栏等员工活动较多区域,配备配齐软硬件法治宣传物料,浓厚法治氛围。加大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推广,驿站积极向园区企业和员工推介12348热线、江苏法网、“法润民生”微信群、“江苏微解纷”等线上服务平台,方便企业职工“不见面”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的权益保护、风险防控、内部管理等常见法律问题,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解读,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下发《关于设立企业“法治副总”“法律明白人”的通知》,驿站组织律师分层分类开设法治讲座,今年共为“法治副总”“法律明白人”开展专题培训35次,助力企业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