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公共法律服务“微光计划”正式启动。该项目为期一年,将重点针对中小微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法律服务需求,通过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法企对接”,切实推动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聚焦小微企业“微需求”。组织开展“对接护航”活动,深入企业开展法治调研、座谈交流、风险评估等精细化法律服务。为规范服务供给,市县两级研发系列体检单、法援助手等便利性服务产品。在全市范围内汇聚公益服务团、“产业链+法律服务”等85个专业服务团队,为小微企业在企业供应与市场需求、信息化管理、企业资金、技术创新等需求方面提供相关政策咨询、法律帮助等服务。
二是推行法律风险“微诊断”。把握小微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难点痛点,从商业经营模式、交易流程、合同管理等方面摸查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推行法治“自检自诊、上门问诊、集体会诊”服务,研发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为企业在法律风险防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实施“法治体检”,提高小微企业法律风险抵御能力,有效解决法律风险与矛盾纠纷。
三是做好经营活动“微指导”。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指导帮扶力度,引导小微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加强企业经营合法合规宣传教育,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引导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完善服务快递、外卖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架构、供给、产品等,组织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走进新业态”活动,加强服务针对性和宣传广泛性。
四是构建法律服务“微矩阵”。全面推广线上法律服务,构建互联互通的助企惠企法律服务矩阵,提供基础、专项等法律服务,包含法律意见建议、法治体检等20项惠企利民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在镇村小微企业方面,推进相关共建平台矩阵的建设,法治之家采取“双结对”模式,律师服务分队与中小企业积聚村结对共建,成员与中小企业一一结对,及时提供便利性服务,使平台从框架落到实地。
(南通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