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司法局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分类组团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高效、坚强法治保障。
一是普法团队根植法治理念。坚持面向基层群众,以“法律明白人”、乡贤能人、大学生村官、乡土文艺骨干、“五老”人员为主体,组建农村普法团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一线,开展法治宣讲活动。普法团队通过日常与群众的接触及专题走访,多渠道、多层次采集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和迫切了解掌握解决的法律问题,以“乡村法律课堂”“法律诊所”为主要载体,就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相邻权纠纷、借贷纠纷等问题,开展针对性普法,切实提升广大干部群众法治素养。加强与职能部门的联动配合,抓住宣传的时间节点,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打击非法集资等宣传教育活动。针对村居产业发展现状,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宣讲,助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维权团队助力市场营销。选派45名优秀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与重点种养殖大户结对帮扶,统一制定结对帮扶协议,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在农业生产、外出务工、创业经营以及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涉法问题进行保驾护航。全面解读《反不正当竞争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指导广大农民群众依法维护生产经营和农产品销售环节的合法权益,减少不当市场营销带来的经济损失,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截至目前,已化解疑难纠纷153件,提供法律帮助300余人次。深化“法援惠民生”理念,对“三农”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办理,开设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构筑“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三是顾问团队全面防范风险。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针对涉农市场主体,聚焦农业农村重点产业项目,以“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方式,为涉农市场主体开展“法治体检”,当好涉农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智囊团”,已为涉农市场主体提供“法治体检”150次。顾问团在农村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经营、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通过涉农公证、政策解读、合同审验、风险规避等方式提供优质保障,突出解决制约本地农业农村发展的法律问题5个。将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纳入审查范围,为涉农合同、农村集体资产处置等重点环节、重大工程、重要项目提供专业意见,今年以来,已为村规民约等制定出具法律建议55条,参与起草集体土地出租等协议4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