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通州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统筹整合各类资源,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最大程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是强化基层阵地建设,完善服务载体。今年,通州区司法局在不断完善行业性和专业性调解工作室布局的基础上,联合人社局、税务局等部门在基层司法所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和社保费征缴争议处理中心,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体制机制和平台载体建设,优化处置农民工劳动争议的服务方式,构建以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为原点,以村居法律顾问为抓手,全覆盖、立体式的法律服务和争议调解阵地,打通服务农民工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强化部门协调运行,构建联动网络。司法行政、公安、住建、人社、工会、妇联、信访等部门加强联动衔接,建立联席会议和日常工作联络机制,相互协作配合,定期共同研究和解决机制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区信访局、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设置值班律师工作室,协调化解涉及农民工劳动争议的信访、涉法涉诉疑难案件。在南通高新区、家纺城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开辟涉劳动争议法律援助申请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咨询,共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工作措施落地,保障民工权益。依托网格化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基层力量,多部门协同发力,全面排查工程建设项目、家纺等重点领域欠薪隐患;统筹法律服务资源,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企业走访活动,引导企业合法经营,同时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营造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以来,全区共排查涉农民工劳动争议纠纷60余起,以调解、法律援助等方式为农民工及家属追讨工资、工伤赔偿、补助等金额超900余万元。
(通州区司法局 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