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司法局聚焦重点群体、群众需求、阵地打造,多措并举推动法治宣传个性化、实效化、直观化,不断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一是聚焦重点群体,提质培优,推动法治宣传个性化。以提升全区行政执法人员履职能力为重点,通过领导班子“带头学”、机关干部“集体学”、党员干部“个人学”等方式,丰富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掌握岗位技能、培育专业精神;持续加大“法律明白人”法治培训力度,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引导其充分发挥在宣传政策法规、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基层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如结合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各司法所组织“法律明白人”深入一线,发放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法律宣传资料,纠正劝导不戴安全头盔、超重超载等行为,有效增强群众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二是聚焦群众需求,熔铸堡垒,推动法治宣传实效化。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平安海门、法治海门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常乐司法所通过微信群发送宪法相关知识和宪法宣传小视频,供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在家自学;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中小学“宪法晨读”“宪法主题班会”等活动,持续增强青少年规则意识,培养青少年法治信仰;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宪法宣传进企业、进村居、进机关、进网络等活动,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开展专题讲座,确保法治宣传覆盖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凝聚普法宣传合力。宪法宣传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各司法所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宪法宣传手册、普法手提袋、纸巾盒、口罩等形式普及宪法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群众关心的民间借贷、电信诈骗、婚姻家庭、劳动合同纠纷等热点问题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劝导群众注意防范法律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是聚焦阵地打造,妙笔勾勒,推动法治宣传直观化。一方面,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打造互联网法治宣传主阵地,充分利用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开展宪法知识有奖问答、法律常识竞赛、普法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增强群众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开展法治文艺展播活动,将普法活动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通过歌舞、小品、朗诵等形式,让法治宣传由眼入心,由心入魂。另一方面,延续传统宣传方式,持续推动法治宣传栏、法治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利用公益广告,法治宣传片、宪法学习宣传微视频等方式拓宽宣传广度。如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在滨河广场主干道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次设置法治标识牌,沿河张贴法治宣传标语,设置法治展板,将宪法知识、法律格言、法治故事等法治元素融入到广场的每个角落,形成独特的法治文化风景线。
(南通市海门区司法局 唐琰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