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紧紧围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目标,精准发力,通过“制定一张清单、建好一批中心、推进专项行动”的“1+1+N”工作模式,为企业提供“续航”服务,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一是直面企业需求,制定一张清单。制定服务清单,创建专班走访座谈产业园区及大型规上企业20余家,在摸清、摸透企业生产经营的痛点、难点后,制发园区服务事项18条、中小微企业事项8条,大力推行“e法援”“苏解纷”“企业公证服务热线”等无接触线上功能模块,为辖区企业推送精准法律服务。梳理帮扶清单,先后组织各类“法治体检”582次,其中包含“龙头企业”80余家,提供法律风险防范建议650余条,解决问题420余个,为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2600多万元。
二是聚焦园区主体,建好一批中心。在全区范围内新建、改建、共建一批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创新筹建南通天安数码城法律服务产业园,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引驻区律协、律所、会计、税务、公证、知识产权保护、调解、法援等公共机构或法律产业,打造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体系。优化崇川经济开发区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功能,通过“一个载体两块牌子”的形式,推进南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法律服务园挂牌落地。成立中小微企业公益法律服务团,搭建园区党建联盟法律答疑平台、职工法律服务站、园区企业服务联系点等共建平台135家。
三是激发助企动能,推进专项行动。将“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纳入司法行政系统年度重点工作,扎实落实“首席服务员”重点联系企业制度,协调解决涉法问题40余件。开展园“法企对接”活动、中小微企业“微光”行动、崇川区法治助企纾困行动等专项活动,在3家省级园区推进“资深律师与品牌企业”面对面服务,在中小园区及楼宇开展“法治讲堂”“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楼宇法治管家”等活动,实行“一企一策”精准送法、“一案一议”精准服务,以法治力量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业活力。
(崇川区司法局 周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