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司法局加强法治供给,在全县高标准打造“法律明白人”工作室100家,让工作室成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源头解纷的主渠道,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分类式打造专业法治阵地。坚持“零距离”服务原则,依托网格便民驿站,一体推进“法律明白人”建设,统一“法律明白人”标识标牌,明确服务标准,实现管理制度、工作职责上墙公示。配备法律书籍及相关法治宣传材料,配齐电脑办公桌椅等基本设施,让“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成为服务群众、培育新鲜血液的主阵地。结合网格内的人群特点、地理区位、法治需求等因素打造品牌亮点,先后打造“高永前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四海之家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等一批特色工作室。突出功能专属化,下发《关于设立企业“法治副总”“法律明白人”的通知》,在园区、企业设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32个,以点带面辐射同类企业、周边区域。
二是互动式打造孵化培育基地。工作室以提高“法律明白人”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为目标,遵循“法律明白人”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不断拓宽培训思路、丰富培训内容,全面启动“传帮带、促提升”活动,加快“法律明白人”的成长步伐。采取“走出去”方式,指派优秀“法律明白人”参加学法大赛,提高工作室团队业务水平。采用青蓝结对方式,实行“一带一、一帮一”的“带、管、教”负责制,由理论功底扎实、工作经验丰富的“法律明白人”对新进成员予以辅导,促进其快速成长。以“共享、交流、提升”为宗旨,工作室成员在参与村级事务决策、“援法议事”、网格化信息上报、矛盾纠纷联调等工作加强经验交流,促进共同成长。
三是融合式打造便民服务高地。工作室集党建宣传、关爱一线、便民服务、文明引导为一体,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民情传递、法治宣传、隐患排查、帮扶弱势、矛盾化解等便民服务,成为联系群众的大窗口。加强与共建单位的联系,“法律明白人”与村居干部、党员、志愿者深入群众,点对点联系,面对面承诺,心贴心服务,着力解决服务功能“散”和服务距离“远”的问题,真正实现力量下沉、资源整合、服务优化。在为村居群众提供基础便民服务外,“法律明白人”引导和发动居民参与基层自治,在工作室广开言路,让群众对农村环境治理、小区物业纠纷等热点难点问题畅所欲言,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整理成社情民意信息,为基层自治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