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援法议事”活动落地生根,提升基层法治统筹能力,通州区全力搭平台、建机制、拓主体、强协同,让群众“有话一起聊、有事大家议”,真正解决“急难愁盼”,法治护航为民办实事。
一是配强专业力量,培育壮大主体。主动探索建立了“1+2+N”的“援法议事”固定主体队伍:“1个议题发起人+2个法治专业人员+N个相关人员”。法治专业人员是“三官一律”、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学法用法示范户等法律专业人员或者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对象。为了更好地扩大基层群众参与依法治理的范围路径,通州还注重将村居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党员代表、新乡贤等培养成“法律明白人”或法治带头人,不断壮大议事中的专业法治力量。
二是聚焦民生关切,丰富拓展内容。将“援法议事”的议事点聚焦在与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身边事,如土地征收、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物业管理、工程建设、社会保障、婚姻家庭、集体资产管理等。依托现有的法治文化广场、网格解忧站、德法讲堂、协商议事室等阵地,充分发挥集中民主议事优势,让这些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依法有效化解,使基层社会治理更加亲民、更接地气,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更强。
三是全程法治护航,夯实议事成效。将法治保障服务贯穿议事全过程。前期对议事内容进行法治体检,如有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协商议事事项给予法律劝阻,提出法律意见;如有涉及村(居)民的个人权益事项,引导通过调解或诉讼渠道依法解决。同时,加大对议事流程的规范力度,确保议事内容合法合理、流程科学规范、活动依法有序、结果合法有效,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通州区司法局 俞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