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积极开展“法护一江碧水共建绿色家园”宣传教育活动,以多元高效、久久为功的法治实践,守护出江入海生态屏障,在长江大保护中彰显司法新作为。
一是融入普法各类载体,宣传方式多样化。紧扣长江地源文化,加快推进长江法治文化景观带项目,建设生态体验、滨江休憩、内貌展示等为内涵的18个功能景点,全面提档升级长江沿线“法治文化大观园”。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辟《长江保护法》宣传专题专栏,推送、播放《长江保护法》宣传片、法律亮点解读文章等信息,形成全方位、渗透式普法宣传格局。结合“八五”普法,在人口密集区、交通要道、大型商超等地,通过设立法治咨询台、摆放展板、电子屏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引导过往群众学习、了解长江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二是融入送法服务活动,宣传内容精准化。组织法律顾问赴各结对村(社区)开展《长江保护法》专题讲座,宣传解读《长江保护法》并现场解答群众相关法律问题,引导群众自觉守护母亲河。按照“精准普法”要求,完善普法责任清单,聚焦国家工作人员、基层群众、青少年学生、市场主体等群体,将《长江保护法》的学习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中,统筹协调各普法成员单位结合业务工作,有针对性地向群众宣讲《长江保护法》。组织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律师等队伍开展“同住长江尾·法护长江美”抖音直播,依托“如e如皋”APP、FM98.3如皋电台开展长江水情教育,做实做细《长江保护法》普及工作。
三是融入基层依法治理,宣传发动常态化。将《长江保护法》宣传与法治乡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作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法律明白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等一体推进,促进法治乡村建设。统筹长江沿线的长江、九华、石庄、江安等镇人员力量,做好岸线巡查等工作的同时,全覆盖宣传《长江保护法》。动员村(社区)网格员、青年学生、“五老”志愿者加入宣传队伍,广泛开展《长江保护法》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推动《长江保护法》宣传工作常态化。
(如皋市司法局 施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