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四大举措”持续擦亮法治暖企优商金名片
2023-03-03 11:45:00  来源:法润江苏

今年以来,海安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四大举措启动“企暖花开法治行”专项活动,建立企业定点法律帮扶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基础性涉法问题,在全市掀起了暖企护企、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热潮。

一是“分别听+集中谈” 深化走访调研。开展“公益开门”大走访,全面开启2023年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全市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公证等法律服务行业开展“对接护航”公益活动,深入推进“微光计划”,编制《企业法律服务产品服务目录》和《企业法治体检单》,依托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中小企业法律护航中心等平台,通过走访调查、专题座谈、线上普法、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需求调查和法律风险防范,及时提供风险评估和预警提示,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在产业强链、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经济等法律服务中开展“组团式服务”。

二是“点单式+全覆盖” 开展法治宣讲。组建企业法务讲师团,针对各类市场主体,编制法务课堂通用课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法律宣讲活动。根据各类企业需求,由企业自主“点单”,开展以企业风险防范、企业合规经营、柔性执法等内容的“企业法务课堂”。海燕女律师公益服务团走进常安纺织园、高新区园区开展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讲座,帮助企业提升防范风险、依法合规经营能力。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企业“法治副总”机关服务团,为企业提供“预防式体检”“上门式宣传”“定制式培训”等服务。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与法同行 法治护‘新’”系列宣讲活动,帮助他们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是“规范化+定制式” 推进法律服务。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力度,拓宽公共法律服务宽度,组建一支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调解、公证业务等为一体的专业法律服务团队,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完善企业法律服务“菜单”,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差异化”。成立常安纺织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精准对接常安纺织园企业职工法律服务需求、强化纺织行业产业链法律服务供给。开展“律动江海 法约三市”建设,海安法律服务所“法约早市”服务站、紫石律所的“紫石法律午市茶座”、锦润律所“法务晚市”等15个公益法律服务“集市点”先后设立,为周边企业、商圈、商户、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围绕助力乡村振兴、乡村企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等方面开展法律法规宣讲活动,加大现场服务、线上解答频次,坚持挂牌服务、特色服务。

四是“重源头+全过程” 实施纠纷管理。组织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紧盯安全生产及劳动争议等重点风险隐患,做好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建立完善涉企矛盾化解快速反应机制,加大涉企纠纷调解组织建设。大公镇成立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入民营企业,及时化解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各类民商事和劳动争议纠纷,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广“苏解纷”“企通法”平台运用,发挥各类企业、园区法律服务站点和联系点作用,推动企业寻求法律服务更便捷、更高效。市镇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通“涉企咨询绿色通道”,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充分发挥作用,强化“援调对接”,以涉企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为目的,推动实现劳动者权益维护和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保障的有机统一。

(海安市法宣办 于长云)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