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青少年作为全民普法的重点对象,创新“四学机制”,通过“制度支撑、队伍优化、形式创新、品牌打造”,推动青少年普法教育鲜活见效。2020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系列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2200余场次,惠及青少年30万人次,“法”真正成为了青少年成长前行的引导者和合法权益的“保护伞”。
一是“谋”在先,强“保障”,压实责任“引领学”。将青少年普法工作列入相关单位年度考核,强化经费保障,设立青少年普法专项经费;健全普法责任制,连续3年制定青少年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月历,梳理青少年普法联动事项64条。向12个机关部门下发青少年重点内容普法提示函45条,加强重点事项跟踪督促和结果评价。积极搭建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年度召开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联席会议4次。各相关职能单位积极响应,迅速落实,成为崇川区青少年学法用法的“领学人”。
二是“干”为要,促“多元”,配齐资源“协同学”。成立崇川区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凝聚力量探索符合青少年特色的精细普法新模式;为全区小学校配齐配强136名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培训、法治教育课程评比、年终举办法治副校长述职。紫琅湖实验学校法治副校长创建“法治问诊室”,对学校反馈问题第一时间“上门问诊”,法院“法治副校长”自编教案进校园受欢迎;以社区崇德少年法学苑分苑为单位,依托社区律师、普法宣讲团、社区专职宣传员、法律明白人,建立高素质“一师一团一员一人”青少年普法队伍;吸纳社会组织“欣欣然校外教育辅导站”“知心奶奶”“隆安法治宣传工作室”等力量,组织开展“守护少年的你”“法治延时课堂”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多元协作、群策群力,引导青少年在正确轨道走稳人生之路。
三是“活”贯通,促“融合”,互动实践“体验学”。建立“情境课本+基地资源+实践活动”的青少年情境法治教育模式。投资300多万建立“崇川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并开发配套法治教材。充分利用基地资源,深入推进模拟法庭、侦案游戏、密室逃脱、消防灭火、地震自救等情境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反复体验“法治魅力”。与杭州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打造“青春灯塔”崇川区励志园法治教育体验馆,鼓励青少年在法治探险中“学法闯关打怪”。进一步将青少年情境法治教育模式延伸到社区网格,建立“菜鸟驿站”“小候鸟”课堂“法治夏令营”等更多“互动式”法治实践平台,让“快乐学法”成为青少年追求的“新时尚”。
四是“实”固本,亮“品牌”,特色活动“精品学”。精心打造“区级有亮点,街道有特色”青少年普法特色品牌。自200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区性“青少年法治文化节”,在5-8月掀起青少年学法热潮;以培育“小小法律明白人”为目标,打造“联盛护苗”青少年暑期学法公益品牌;举办“崇德尚法”青少年法治演讲比赛,云端展播评选吸引超过400000票网络投票;常态化开展“法韵崇川 律动青春”青少年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连续两年推出“法治夜市”;崇川区学田街道以“学法能量集点卡”为特色创建“尚法少年营”,和平桥街道在“天宁”法治文化巷开辟“法佑青苗”专栏,崇川经济开发区积极搭建扶苗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扶苗中心),秦灶街道“大手拉小手,学法一起走”青少年法治教育系列活动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