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持续推进青少年普法工作走深、走稳、走实。
一是普法讲座丰富多彩。春风化雨润桃李,以法之名护少年。在春意盎然的季节,海门区多部门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为预防校园欺凌,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常乐司法所走进实验小学和平山小学,开展《守护青春 向校园欺凌说不》为主题的法治讲座,结合日常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等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校师生讲解了校园欺凌的危害,并向同学们普及了网络安全知识,向青少年发出《绿色上网 文明有我》倡议书,积极抵制网络暴力。在《长江保护法》实施2周年之际,海门区农业农村局来到第一实验小学开展“携手共守母亲河,争当护江小先锋”为主题的普法讲座。通过现场讲解、播放视频、发放宣传手册、有奖知识问答等方式,解读相关政策法规,介绍“十年禁渔”的措施以及非法捕捞的案例,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长江禁渔”的重要意义。
二是法治阵地百花齐放。海门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根据学生寒暑假时间,定期开设面对青少年的普法专题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普法漫画展、充满科技感的人机互动、沉浸式模拟法庭,提升普法体验感,提高青少年的学法热情。海门区社区矫正中心内建设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定期开展青少年体验活动,通过以案说法、图文并举、正反对比、情景感受、教科运用等多种形式,展现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警示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有效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性。海门区在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村级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优化,实现“村村有、村村优”。常乐镇官公河村结合独特的九龙岛文化湿地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打造风景优美的法治文化公园,组织经常性的青少年学法活动,让孩子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学法。
三是协同活动有声有色。海门区司法局联合常乐镇关工委、三星镇组织开展“春暖花开法治先行,做新时代好少年”学雷锋志愿活动,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未成年人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组织孩子们在农家书屋共读法治书籍,畅谈“心目中的雷锋”,以阅读、交流的方式,加深对雷锋精神的感知,用法的理念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带领孩子们来到敬老院,陪伴老人交谈、给老人带去普法宣传册,给老人讲解反诈知识,大家以实际行动续写着新时代“雷锋故事”,将法治和爱传播给更多人。
四是法治教育常抓不懈。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做到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法律在我身边”国旗下的讲话、“学习民法典”知识竞赛、“法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激发大家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热情,为创建平安、和谐、文明校园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海门区司法局 崔凌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