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司法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从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着手,维护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织密新业态纠纷排查化解网。利用区、镇、村三级调处中心(站)和专业调处工作站,实行矛盾收集、分流化解、联动联调等新业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协同民政、市场监管、人社与人民调解有效衔接,开展隐患问题“联排”、矛盾纠纷“联调”,实现调解有引导,矛盾有分流。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解纷驿站”,由律师、专职调解员轮流坐班,即时受理、调解快递、外卖、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纠纷。今年以来,全区共排查化解涉新业态新群体纠纷28件。
二是建强新业态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社区建立外卖骑手新业态法律援助工作站,扩大法律援助实体平台服务阵地。一方面,通过开设接待窗口,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公示相关信息,方便来访群众了解法律援助程序,参照申请法律援助。另一方面,选任经验丰富的律师每周到岗值班,进行法律咨询解答,确保站点服务有序开展。与此同时,依托共建单位建立一系列管理机制,由区法律援助中心制定服务规范,进行业务培训和具体考核,保障工作衔接和协作顺畅。今年以来,外卖骑手新业态法律援助工作站已提供法律咨询67人次,开展法治宣传3场次。
三是拓宽新业态普法宣传广度。成立农民工和新就业群体公益法律服务律师团,联合区总工会、区法院、区人社局等部门,通过摆摊设位,向外卖小哥、快递员推荐普法“小商品”,分享法律小故事,提供面对面咨询服务,发放民法典、工会法等普法“小产品”等方式,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权益保护集中宣传。打造蔡律师法律服务“夜咖啡”律服务品牌,在每周五晚七点至九点开办法律夜市,通过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引导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以法律途径反映诉求,解决争议,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于萌芽。截至目前,共为来访者提供咨询意见180余条,有效解答了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法律困惑。
(南通市海门区司法局 唐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