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司法局围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服务力量,优化服务机制,强化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聚焦源头治理,实施精准化普法宣传。将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纳入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和普法责任清单,推动妇联、教育等相关部门、单位履职尽责,扎实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借助特定时点、融入相关地点,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月”“三八妇女维权周”“送法进校园”“维权宣讲进庭院”等系列活动。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送相关法律法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提高全社会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意识。
二是聚焦权益保护,实施高质量法律援助。加强群众身边的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投放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宣传资料,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为妇女儿童推出“点援制”服务,对涉及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案件采取“一免一简三快”的速援模式受理,多措并举提高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质量,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近3年来,法援中心共受理申请人为妇女儿童的民事案件1684件,其中涉家庭暴力的婚姻纠纷17件、抚养费纠纷22件,接待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来电来访法律咨询7961人次。
三是聚焦纾困解忧,实施网格化纠纷化解。与妇联联合部署婚姻家庭纠纷网格排查,对家事纠纷实施“集中谋划、同步推动、联动落实、统一考核”工作机制。将网格管理与家事纠纷排查有机融合,专职调解员、巾帼网格员、妇情信息员沉入网格一线,每日进行网格巡查,织密“网格+家事调解”网络,打造家事纠纷15分钟调解服务圈。深入推进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建设,周梅芳、张芸等2个工作室获省首批命名。2020年来,全市共排查调处婚姻家庭纠纷4971件,努力做到将纠纷消解在萌芽状态。
四是聚焦兜底保障,实施“全周期”安置帮教。对全市219名刑释解矫妇女推广标准化安置帮教,加强与民政、公安等机关的协助,强化衔接、走访、帮扶等制度的落实。常态化对接海燕女律师公益服务团、心理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法律帮扶、心理帮扶活动,进一步压降女性安置帮教对象重新犯罪率。指导各司法所根据女性两类人员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就业、矛盾纠纷、住房等难题。在春节、全国扶贫日等节点,常态化组织开展关爱扶贫活动。
(海安市法宣办 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