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三新”服务筑牢民生法治保障
2023-05-04 15:24:00  来源:法润江苏

今年以来,海安市司法局积极回应新业态、新市民、新农人等群体社会关切,强化横向部门一体联动、纵向市镇村同向发力,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统筹部署有针对性、融入度、体验感的系列举措,以高质量法律服务兜底民生促发展。

一是整合全业务,聚力服务城市新业态劳动者。与市总工会、人社局联合部署“法护‘新’权益,践行‘新’担当”主题活动,面向新就业形态群体送出普法宣传、法律监督、法律援助、集体协商等四项系列服务。组建就业形态普法讲师团,为新业态企业和职工就交通安全、权益保障等提供“点单式”宣讲。在外卖送餐员党群服务中心挂牌设立新就业形态职工法援工作站,设置法律图书角,聘请律师定期坐班,与每天轮值的社区工作者、新业态劳动者结织志愿+服务对子,形成需求征集、法律服务、效果评价等闭环运转。开展新就业形态企业(行业)集体协商,依法保障新就业群体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法定权利。公共法律服务团走进海安欣盛汽车运输、海安辉熠软件科技等货运、外卖、网约车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了解涉法问题、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送出法律建议。

二是立足全方位,贴身服务城郊新市民。立足看有文、听有声、观有展、乐有演,开展“身边的法律”专题宣传活动,实施需求走访、法治文化作品展览、文艺演出等进社区服务。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围绕婚姻家庭、电信网络诈骗等法律法规每季度开展法治讲座。集中组织法治文艺作品展览和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不少于10场次。开展“夕阳红”系列网格普法助老服务,聚焦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用面对面、点对点的送法上门服务,弥补新市民从乡土到单元楼的空缺。在新市民集中区域商业综合体澳联广场筹建公共法律服务阵地,由司法干警、律师、法律明白人及新市民代表组建服务产品研发团队,选择特定主题,推出群众性图文、小品、说唱等作品不少于15件。

三是聚焦全链条,集成服务乡村新农人。在“农情法园”项目基础上,精选12个种植养殖、加工、电商等全链条农业项目,集成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链+法律服务”。成立服务联盟,聚焦项目调研、立项、开工、投产、销售等全生命周期,开展项目走访和体检活动,推出涉农法治小宝典、农法加油站等服务产品4件。找准项目推进中普遍存在的征地合同、纠纷调解等“薄弱点”,明确重点攻坚举措,“补丁式”强链“护茎育穗”。对特色农业项目定期上门问诊,法治体检范围向相关企业和种植大户拓展。将法律服务与农村群众生活紧密相连,开展专项援法议事活动,采用接地气、听得懂的方式宣传“三农”政策、法律条文。为矮小节粮小黑鸡、机械化种植“特色方”等项目化解失地农民补助、二次上岗保险等矛盾难题10余件。

(海安市法宣办 芦霞)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