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三大提升行动推动长江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2023-05-08 10:27:00  来源:法润江苏

如皋市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三大提升行动,将长江保护法宣传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推动长江大保护各项工作走深更走心。

一是宣传提质。将《长江保护法》列入“八五”普法规划重要内容,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学习《长江保护法》的新热潮,引导全社会形成共同守护长江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将《长江保护法》和长江大保护战略纳入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必学内容,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法述廉的重要内容,促进领导干部决策更加符合长江大保护总体要求。抓住青少年“关键时期”,组织法治副校长进入校园开展“法护一江清水,共促生态文明”主题法治讲座,通过开展板报评比、作品征集、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守法遵法好习惯。抓住企业这个关键主体,成立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团,为沿江产业园区企业举办法律课堂,进行“法治体检”,帮助企业完善生态环保相关规章制度,提供环境保护法律风险防控建议。走访了解企业对落实《长江保护法》的认识,加强互动交流,探讨并优化长江大保护措施。抓住社会公众最大群体,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深入村组、家庭宣传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鼓励群众签署护江倡议书,倡导群众参与长江保护相关议题的“援法议事”活动,将保护长江的理念深植社会公众心中。

二是阵地提档。结合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战略规划,提出创造法治文化特色品牌五年计划,将沿江法治文化特色园建设作为实现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动沿江镇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打造沿江景观示范带。以法治阵地提档升级为契机,助推沿江生态景观带一体化融合发展,将如皋水上绿色服务中心、长江青少年素质实践教育基地法治主题馆、如皋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中心法治教育区、龙游路省级健身步道法治景观带和沿江6个法治文化示范点进行通盘整合,建设成为以“三馆一带”为核心的沿江法治特色景观带。构建线上法治宣传阵地。整合广播、电视、微信、网站宣传平台“全、细、深、快、精”的特色优势,将“法润雉水”、各镇区政务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网格工作群、户外LED显示屏等纳入宣传矩阵,通过“融媒体云直播”、图文推送、视频播放等形式,潜移默化培养群众保护母亲河意识。

三是治理提效。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由市司法局牵头对与长江保护有关精神、长江保护法相关规定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的规定进行全面梳理,在多个重点领域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进行逐项清理,确保政府及其部门相关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及时精准。开展长江沿岸生态保护工作。将基础网格作为长江岸线治理的最小单元和重要一环,将长江大保护工作列入网格工作清单,细化为河道疏浚亮化、长江禁捕、非法码头搬迁、非法采砂治理、岸线复绿等专项工作,推动“长江大保护”战略在网格内的深入实施。结合多网融合工作,积极促成多部门参与护江共治,与环保局联合成立绿篱笆先锋队,聚焦长江及支线河道排口生态环境保护,与指挥中心建立信息联络机制,常态巡查发现污染源头,及时上报污染线索。促进群众参与,组建由沿江社区工作人员、江边村民、环保志愿者组成的“滨江盟”护江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巡江护堤、植树复绿、水质检测、法治宣讲等志愿服务,用点滴行动助力呵护“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化解工作。“长江大保护”战略实施以来,如皋市共关闭小化工厂22家,完成31座沿江非法码头拆除工作,平稳拆除沿江19家企业的食堂、宿舍、办公楼等阻水建筑,但由此引发的相关拆迁补偿纠纷也复杂多样。如皋市司法局、信访局牵头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产业园区对此类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攻坚化解,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如皋市司法局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