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顺应新媒体时代法治宣传的新趋势,海安市法宣办联合市委宣传部(网信办)积极打造个性化普法IP——“海小清”,持续提供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网络普法新颖体验,不断增强网络普法的互动性、趣味性与实效性。
一是突出法治象征,让网络普法艺术化。“海小清”网络普法IP定位为“海纳e能 海清网晏”,原型取自古代神兽——獬豸,是正直、公平、法治的象征。与此同时,IP纹饰展现了“运河文化”独特风貌。海安地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核心区,千年运河灌纵贯南北、泽被西东,以老通扬河、新通扬河、连申运河、串场河为骨干水绿网络,构建沿河生态区的公共开放空间廊道,“海小清”形象融合了运河文化、青墩文化、非遗文化等本土资源特色,基础蓝色取自海洋与天空,蓝色运河波浪构成躯干、四肢的主要纹饰,既象征网络普法的规范与安全,又彰显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开放与生机活力。
二是突出安全防护,让网络普法形象化。“海小清”手持网络安全激光盾牌,盾牌图形进行了视觉元素的提炼,银色盾面与蓝色宝石相得益彰,意指将忠诚、责任、担当融入血脉,提升普法战斗力、不断护航网络安全,表现“以盾为墙,热血铸就,拦截一切互联网有害信息和不良行为的侵害”。红色披风寓意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海小清”在互联网的浩瀚海洋中不断拓展网络普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海小清”拥有微笑且明亮的眼眸,胸前印有花体“海”字,象征海安人民通过网络一起学法、守法、用法。
三是突出品牌打造,让网络普法趣味化。“海小清”手中的网络安全激光盾牌上的“海纳e能”是海安市互联网党建的特色品牌,logo上方党旗高高飘扬,左部分取自青墩遗址穿孔陶斧之形,右边的字母“e”代表互联网,象征着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富有海安特色的网络普法之路。“海小清”主题IP于日前在“春风净网 法润海安”海安市法治文化建设265工程发布活动上正式推出,“海小清”玩偶与现场群众互动,引来众多市民围观打卡拍照。活动现场还发放印有“海小清”图像的宣传册、贴纸、拼图、书签、笔袋等周边宣传品,收获满满好评。“海安发布”“尚法海安”“网信海安”等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同步上线“海小清”系列普法专栏,为广大市民带来更生动有趣的学法体验。
(海安市法宣办 朱涵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