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司法局充分履行法律援助工作职能,优化服务网络、服务机制、服务举措,为残疾人撑起权益“保护伞”。
一是优化服务网络,让法援助残更精准。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在县残联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现场开展残疾人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等服务。依托各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法援在线关爱残疾人”工作联系点,形成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行业社团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补充的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法援助残服务格局。联合法院、检察院、残联等部门共同成立法律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在残疾人权益保障领域形成以援助律师为主法律志愿者服务机构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确保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等服务。
二是优化服务机制,让法援助残更高效。与残联等部门建立健全定期交流和信息沟通机制,形成保障残疾人群体工作合力。持续推行“法律援助工作全程公示制”“一站式便民服务承诺制”“半小时个案办结制”等服务机制,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开发《残疾人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手册》,分基本权益、劳动权益、社会保障、康复教育和无障碍设施四个章节,以问答及提供法律指引形式让残疾人了解自身的合法权益、如何依法维权。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等办案机关在通知辩护、权利告知、申请转交等方面的协作,做好盲、聋、哑等残疾人的刑事辩护服务,使残疾人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和值班律师法律帮助。
三是优化服务举措,让法援助残更贴心。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建立法律援助数据信息资源库,打通民政、残联、人社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通过数据比对识别潜在受援对象,在数据库内的人员申请法律援助时凭身份证即可办理,并享受“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的“三优”服务。针对肢体重度残疾、精神残疾等特殊残疾人可以通过网上平台进行远程申请,由专业人员和律师进行上门办理,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在县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设置残疾人专用通道、扶手、轮椅等助残设施,提供印制盲文法律援助手册,设置无障碍浏览服务机器人等服务,形成关心、尊重、理解、支持、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如东县司法局 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