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司法局密切关注暑期青少年防溺水工作,强化宣传、监督和联防,全力筑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网”。
以宣传教育为“着力点”,念好防范“紧箍咒”。暑假前组织法治副校长、司法行政干警走进水域周边中小学校,开展“暑期安全课堂”进校园活动,通过播放警示教育视频、讲解溺水事故案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学校师生宣传防溺水知识。以“板凳会”等形式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要求家长在雨季汛期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加强未成年人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及监管。深入村(社区)开展防溺水和应急救援知识宣传,组织村(社区)干部深入群众中宣传防溺水知识,发动群众力量加入到防溺水工作中,累计发放6000余张防溺水知识宣传单,悬挂防溺水宣传横幅150多条。
以执法监督为“切入点”,拉好监管“警戒线”。会同水利和应急管理等部门对全县大小河流、水库、堰塘、沟渠等开展摸排,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村(社区)落实整改。督促相关执法部门对辖区水库、河流等危险水域进行实地查看,检查是否设置警戒线、安装防护栏、树立警示标牌,检查是否在易见易拿地存放救生圈、长竹竿等救援物品。要求行政执法部门建立防溺专项台账,明确责任人,随时开展自纠自查,及时发现消除各类溺水安全隐患。联合公安机关开展常态巡逻,严防严控,劝导野外游泳者达100余人次。
以联动预防为“落脚点”,密织安全“防控网”。利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对危险水域加大巡逻防控力度,及时劝离在水域周边游泳、玩耍的青少年,并通知所在村(社区)和学校,督促家长管理教育。与县教体局等单位进行交流协作,督促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工作做到细化分工、压实责任,把防范措施做实、做细、做牢,全力防范溺水事件发生。统筹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普法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密切关注特殊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落实帮扶干预、爱心陪伴、心理辅导等措施,构筑起青少年预防救护的安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