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如东县司法局立足法治保障职能,“三零”服务有效维护高温期间劳动者合法权益,撑起法治遮阳伞。
一是普法宣传零距离,法“润”劳动者。根据辖区劳动者分布情况,组织“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走进工厂企业、建筑工地、街道保洁人员场所、商场夜市等地,普及防暑降温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劳动者了解高温危害、掌握高温危害的防护措施和个体防护方法。联合县总工会成立18个户外劳动者法治服务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技能培育、政策福利等方面的“法治大礼包”。针对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保护、夏季高温补贴发放等问题,通过以案释法、观看法治宣传片等形式开展专题普法教育。对劳动者提出的法律问题,提供“一对一”精准解答,帮助劳动者树立法治观念,提升法律知识水平。7月份以来,共开展各类宣讲30余次,受众2000余人次。
二是执法监督零缺位,法“护”劳动者。密切关注高温期间劳动者的生产安全和身心健康,联合人社、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进行专项执法检查,督促和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工作时间管理制度和高温津贴支付办法,确保夏季生产安全和职工身体健康。督促劳动监察部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用人单位拒不发放夏季防暑降温费、高温下强迫劳动者劳动等行为,主动介入、及时报告、妥善解决。结合“万所联万会”机制,组织法律服务团走进化工园区、洋口港开发区等重点企业,围绕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预防措施、危化品安全管理等内容进行集中宣讲,防范高温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三是法律服务零等待,法“助”劳动者。发挥“琴海律韵”等公益律师服务平台的作用,高温期间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参与协商调解、代理劳动仲裁与诉讼案件等法律服务。依托“法润如东”、各镇区“法润民生”群等平台作用,发布法律援助服务指南,对高温期间劳动争议、拖欠薪水等法律援助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压缩办理时限。依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工作者组成的调解队伍,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集中排查因欠薪拖薪、高温工作导致的劳资、人身伤害等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企业纠纷调解室、企业法治会客厅作用,专职化解劳动者与企业的矛盾纠纷,用最快的时间、效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如东县司法局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