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23-08-25 14:24: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南通市通过动态管理、实践突破、文化浸润,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努力把村(社区)打造成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的平台、群众依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依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动态管理,着力强化提质控量。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复核工作同“八五”普法有机结合,狠抓工作落实。建立纪委、公安、农业农村、民政等多部门联审机制,对发生重大问题的村(社区)及时摘牌,倒逼创建达标村(社区)不断深化发展,2022年因行政区划变化撤销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9个,因村干部违法注销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目前,全市分别建成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8个、943个。

实践突破,着力提升普法实效。抓“关键力量”,我们依托“江海党建领航工程”“江海先锋培育工程”,通过法治课堂、书记轮训、党员冬训、跟班学习等手段,培养政治素质强、法治意识强、治理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动员组织功能和党组织书记“头雁”效应。抓“普法资源”,建立立法联系点180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106个,融合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学法“微阵地”,依托市总工会328家“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建设“法治服务站”,依托邮政、烟草、快递等配送物流系统持续推进普法邮路、普法连锁店、普法驿站等微阵地,打通农村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抓“新兴媒体”,抖音平台“崇法指南”定期更新,短视频累计播放超4000万次,粉丝数达12.7万名,点赞数超36.7万,围绕百姓生活中的法律知识、职工维权等问题,由平台运维、法援中心、律师组成的专家团队,提供7×24小时线上解答,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通过“崇法抖音”便捷快速地获得法律服务,实现乡村法律服务“不断档”。

文化浸润,着力释放惠民效能。市两办出台《关于建设“法韵南通”的实施方案》,结合南通江海文化特色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依托沿江沿海本土特色,辐射建成南通自然科普馆、如皋市长江保护展馆、如皋市长江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海门区江海风情园、启东市近海法治融园等沿江沿海特色法治文化阵地30余个、沿江沿海村居阵地67个。发动乡村法治文艺爱好者,组建海安市崇法文化剧社、如皋天山斗普法艺术团等创作实体80余家,推动法治元素融入海门山歌、如皋木偶剧等文学创作,融入风筝雕刻、年画剪纸等传统文化载体,依托南通电视台《法治纵横》节目开办“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栏目,专题报道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典型做法。

(南通市司法局 张艳)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