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三聚焦”推动“菜单式”普法深入人心
2023-09-19 11:08:00  来源:法润江苏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南通市海门区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聚焦群众需求、队伍建设和法治阵地,坚持“菜单式”普法,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聚焦群众需求,“下单式”普法突出实效。聚焦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人群对法律的不同需求出发,海门区推出了“下单式”法治宣传新模式。根据各区镇的实际情况“下单”,紧抓“3·8”国际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12·4宪法日等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送法进村居,为群众现场解答法律方面的问题,引导群众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开展税务法律宣传、食品质量安全法律宣传、土地管理法等宣传,有针对性地发放宣传资料、解决法律问题、开展法律培训和咨询,同时将一道道适合群众“口味”的法治“大餐”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推送,努力做到群众想了解什么就宣传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就推送什么,使法治宣传教育更好地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二是聚焦队伍建设,“点单式”普法精准发力。整合司法所干警、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网格员等资源组成了一支行走在群众身边的普法宣传队伍。聚焦重点,分类施策,让群众按需“点菜”,把法治宣传从过去“我宣传什么你听什么”转变为“你需要什么我讲什么”,多形式,多方位,全面开展普法工作。积极开展法律顾问百场讲法活动,针对群众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农村房屋买卖、土地纠纷等问题进行讲解,并穿插进行法律知识问答、法律咨询,法律顾问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专业解答,语言通俗易懂,从而进一步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这种“点单式”精准法治宣传形式更接地气,让大家愿意听、愿意学。

三是聚焦法治阵地,“订单式”普法形成常态。海门区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弘扬法治文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一批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方式多元的智能化法治教育基地。以“美好生活,法伴一生”为主题的海门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普法漫画展、充满科技感的人机互动、沉浸式模拟法庭,提升普法体验感,获得了青少年的喜爱。海门区社区矫正中心内建设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通过以案说法、图文并举、正反对比、情景感受、教科运用等多种形式,展现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警示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有效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性。海门区各中小学与海门区司法局约定了普法“订单”,定期开展青少年学法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法用法守法。目前海门区、镇、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共有250个,其中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3个,南通市级19个,海门区级20个,接待了大批机关干部、青少年、村民群众的参观学习。通过探索普法融合新方式,打造集“教育性、观赏性、实效性”为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使法治观念“润物细无声”渗透在群众生活中。

(海门区司法局 崔凌瑜)

编辑:胡朔